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作为一种适用于人类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新技术被应用于临床[
本共识主要用于脑卒中患者的tDCS康复治疗,为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神经功能恢复及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本共识制订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首先由国内脑卒中康复及神经调控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讨论并确定共识的相关问题,再由专家组成员系统检索临床研究证据、评估临床证据等级,最后通过3轮讨论,共同确定临床证据等级及推荐级别。在检索临床研究数据时遵照循证医学的方法,总结tDCS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方面的适应证;检索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enter for Reviewers and Dissemination Database。入选文献标准包括:①以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②实验设计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③干预措施为tDCS治疗技术;④对照组中包括空白对照组;⑤入选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受损、疼痛、抑郁、失语、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及痉挛等。同时根据GRADE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方法,对检索入选文献证据进行分级及等级推荐。证据等级包括:①高——非常确信真实的效应值接近效应估计值;②中——对效应估计值有中等程度的信心,真实值有可能接近估计值,但仍存在二者差异性较大的可能性;③低——对效应估计值的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差异较大;④极低——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真实值很可能与估计值差异较大。推荐级别包括:①强——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②弱——干预措施利弊不确定,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相当。
tDCS治疗是一种利用恒定、低强度直流电(0.5~2.0 mA)调节大脑皮质神经元活动的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对神经元膜电位进行阈下调制及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
相关神经生理学实验证实,当tDCS正极(阳极)刺激神经元胞体或树突时,大脑皮质神经元放电增加,而当阴极刺激时神经元放电则减少[
tDCS治疗系统通常由两个不同的电极及供电设备,外加一套控制软件(设置刺激类型等参数)等组成。常见的刺激方式包括3种,即阳极刺激、阴极刺激和伪刺激。阳极刺激及阴极刺激的作用如上所述,可增强或降低刺激部位神经元兴奋性;伪刺激多是作为对照刺激用于临床试验。
近年来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 definition-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HD-tDCS)也逐渐应用于临床,通过使用多个(2~5个通道)小电极,可在选定脑区进行更多、更精确的局部刺激[
tDCS电极的作用是将刺激装置电流传导至头皮,通常包括:①金属或导电橡胶电极;②海绵电极;③导电介质(如盐水、凝胶或导电膏)等。
准确放置tDCS电极是保证疗效的前提,目前常用的定位方法包括:①国际10-20(或10-5)电极放置系统[
目前临床研究中通常采用的tDCS刺激参数如下:电流强度0.5~2.0 mA,电极尺寸16 cm2(4 cm×4 cm)~36 cm2(6 cm×6 cm)不等,每次持续刺激5~30 min,上述参数范围的tDCS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tDCS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它不直接诱发动作电位产生,因此无诱发癫痫发作的风险。在目前推荐的tDCS治疗参数范围内,其不良反应较少,鲜见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治疗过程中电极片下有轻微麻刺感和痛感等,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数小时内即消失;其它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轻度瘙痒、头痛、恶心及失眠等。通过MRI检查发现,受试者经tDCS刺激30 min和1 h后,未发现脑组织水肿、血-脑屏障失衡或脑组织结构改变等异常[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是神经康复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正常双侧大脑半球通过交互性半球间抑制,达到并维持双侧大脑半球功能匹配及平衡状态。半球间抑制是指一侧大脑半球初级运动区(M1区)对另一侧大脑半球M1区的抑制[
治疗方法:刺激电极选用5 cm×5 cm~5 cm×7 cm规格,阳极刺激患侧M1区,阴极刺激对侧眶上区域,电刺激强度1~2 mA,10~20 min/次,1次/d,每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1~2周[
tDCS通过刺激大脑皮质进行神经功能调节,能促进受试者提高注意力、专注力及记忆力,这可能与其潜在神经通路被激活有关[
治疗方法:刺激电极选用5 cm×5 cm~5 cm×7 cm规格,阳极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或左前颞叶,阴极刺激右眼眶上区域,电刺激强度1~2 mA,20 min/次,1次/d,每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2~4周[
卒中后疼痛是一种发生于脑卒中后的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属于慢性中枢性神经痛,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功能障碍所致。疼痛可为自发性、持续性或间断性发生,也可因外来刺激诱发。卒中后疼痛最早可在卒中后1个月时出现,但多以卒中后3~6个月时出现较常见[
治疗方法:刺激电极选用5 cm×5 cm~5 cm×7 cm规格,阳极刺激患侧M1区或左侧DLPFC区;阴极刺激对侧眶上区域,电刺激强度2 mA,20~30 min/次,1次/d,每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2~3周[
tDCS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抑郁症患者双侧背外侧、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区功能及结构存在异常[
治疗方法:刺激电极选用5 cm×5 cm~5 cm×7 cm规格,阳极刺激左侧DLPFC,阴极刺激右眼眶上区域或右侧DLPFC,电刺激强度1~2 mA,20~30 min/次,1次/d,每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1~4周[
左侧DLPFC对机体言语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如相关研究显示,阳极tDCS刺激健康右利手受试者左侧DLPFC,能提高受试者词汇速度、流利程度及命名精确性[
治疗方法:刺激电极选用5 cm×5 cm~5 cm×7 cm规格,阳极刺激左侧Wernicke区或Broca区,阴极刺激右侧与Wernicke区和Broca区相对应的语言区,电刺激强度1~2 mA,10~20 min/次,1次/d,每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2~3周[
近年来研究表明,tDCS治疗可改善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意识状态水平[
治疗方法:刺激电极选用5 cm×7 cm规格,阳极刺激左侧DLPFC,阴极刺激右眼眶上区域,电刺激强度1~2 mA,20 min/次,1次/d,每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1~2周[
目前鲜见采用tDC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报道,有研究发现阳极tDCS刺激能促进卒中后吞咽障碍改善,其治疗机制可能包括:tDCS刺激能增强脑干吞咽感觉及运动控制功能,有助于受损吞咽功能恢复(目前临床证据尚不足)[
目前关于tDCS改善脑卒中后痉挛症状的临床研究极少。通过检索英文文献未发现相关报道,中文文献中虽有tDCS缓解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报道[
到目前为止,对于卒中后常见功能障碍,tDCS治疗还没有达到高证据等级和强推荐级别,但对部分功能障碍,tDCS治疗可达到中等证据和强推荐级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没有高等级证据和强推荐级别情形下,没有证据不应被视为没有效果的证据。tDCS这种安全、不良反应少的皮质刺激手段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随着人们对tDCS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将作为临床治疗的辅助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