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2025年版)计划书

方贻儒 1 洪武 2 刘铁榜 3 李凌江 4 王刚 5 李涛 6 陈俊 2 邱昌建 7 于欣 8 施慎逊 9 白渊翰 3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030 3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深圳市康宁医院,深圳518020 4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长沙410011 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 100088 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杭州 310013 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成都 610041 8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 100083 9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 200040
Fang Yiru 1 Hong Wu 2 Liu Tiebang 3 Li Lingjiang 4 Wang Gang 5 Li Tao 6 Chen Jun 2 Qiu Changjian 7 Yu Xin 8 Shi Shenxun 9 Bai Yuanhan 3 1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 China 2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30, China 3Shenzhen Mental Health Center/Shenzhen Kangning Hospital, Shenzhen 518020, China 4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1, China 5Beijing And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8, China 6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ffiliated Mental Health Center/Hangzhou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Hangzhou 310013, China 7Mental Health Center at West Chin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8Peking University Sixth Hospital, Beijing 10008, China 9Hua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方贻儒,Email:yirufang@aliyun.com 刘铁榜,Email:liutbsz@126.com Fang Yiru, Email: yirufang@aliyun.com Liu Tiebang, Email: liutbsz@126.com

双相障碍是常见而严重的慢性精神障碍,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其在精神障碍造成的疾病负担中排名第6位1。双相障碍发病年龄早、患病率高、共病率高、自杀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复发率高,且容易发展为慢性精神障碍2, 3。双相障碍带来的临床挑战,不仅因其复杂的临床表现而致早期识别困难、诊断严重延迟,减少误诊漏诊成为精神科临床的重大难题,更重在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合理治疗,还需在漫长病程中预防复发和促进患者功能恢复4。因此,寻求与时俱进的合适诊断方法和合理治疗方案以早日确诊、控制病情与减少复发,是改善双相障碍结局和预后、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关键环节5

一、指南制定背景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分别在2007年、2015年发布了《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1版、第2版。第2版发布以来,在临床广泛应用,至今已经加印2次6;并通过Bipolar Disorders杂志的介绍,让全球同行了解了中国双相障碍的诊治策略及其进展,提升了中国精神医学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7。近年来,国内外对双相障碍的关注日趋加强、对其诊断与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化,新的循证证据日益增多,成果交流更加活跃8。国际上不同国家地区/学术组织陆续更新/再版了《双相障碍治疗指南》,包括加拿大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治疗网络(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CANMAT)与国际双相障碍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ISBD)合作发布的CANMAT/ISBD指南9,英国精神药理协会推出的双相障碍指南10,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皇家精神病学院发表的情感障碍临床实践指南等11,尤其是CANMAT/ISBD指南的持续更新与再版,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深化了双相障碍诊治理念。与此同时,国内关于双相障碍的临床研究快速增加,除多层面探索其发病机制、全面评估、早期诊断、精确鉴别、治疗方法外,更涉及混合特征等复杂类型和青少年、共病等特殊人群的研究。为满足临床诊疗需求,国内学者陆续发表了相关共识、建议、精准指南等812, 13。随着脑机接口技术、数字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为双相障碍的诊断、治疗开拓了新视野和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与新途径14, 15

综上,《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将为中国精神科临床工作提供更先进、更合理、更有效、与时俱进的诊治方案提供参考。

二、指南制定方法 (一)原则

本指南设计与制订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16和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17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同时参考中国指南/共识科学性(scientific)、透明性(transparency)和适用性(applicable)评级(rankings)(简称STAR)18提出的指南评价方法。内容上参照CANMAT/ISBD双相障碍指南19的相关制订流程,结合国内临床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指南的制订和撰写。指南制订的关键步骤见图1

10.3760/cma.j.cn113661-20230919-00077.F001 指南制订的关键步骤
(二)指南发起单位

本指南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负责组织发起和制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提供方法学指导与循证证据支持。

(三)指南工作组的组建

指南工作组由指南指导(顾问)委员会、指南专家组、指南制订组、指南外部评审组组成。

1.指南指导(顾问)委员会:指南指导(顾问)委员会由2名具有双相障碍临床诊治丰富经验的权威专家和1名指南方法学专家组成。主要职责:(1)确定指南范围;(2)确定其他小组成员,并管理其利益冲突;(3)审查并批准指南计划书;(4)监督指南制订流程;(5)对指南制订过程中产生争议的问题进行裁决;(6)批准推荐意见和指南发表;(7)评估指南的更新需求。

2.指南专家组:指南专家组由24名具有学科、领域和学术代表性的专家组成。其中包括精神科专家23名、流行病学专家1名。专家组将设立主席2名,副主席5名。专家组的主席、副主席担任本指南的主编和副主编,对指南的制订总负责。主编/副主编从中国精神医学界双相障碍领域临床优势单位中选择作出了重要学术贡献、具有重大业界影响力的精神医学专家承担。指南专家组筛选条件:(1)在双相障碍临床诊疗和研究领域成果丰硕的专家;(2)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历届年会上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的委员;(3)近5年在国内及国际有影响力期刊中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学者;(4)近5年主持或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与国际合作双相相关障碍研究的研究者;(5)在双相障碍诊断、治疗及康复方面有重要转化应用成果者;(6)兼顾指南第2版编委,兼顾CSP双相障碍研究协作组委员。

指南专家组的主要职责包括:(1)拟纳入的临床问题;(2)形成推荐意见共识;(3)起草和修改指南全文;(4)定期对指南推荐意见进行更新。

3.指南制订组:包括秘书工作组和循证(证据评价)工作组。秘书团队领队由2位业内专家级医师承担,主要职责包括:(1)全面负责指南各个工作组的协调统筹;(2)注册指南,撰写指南计划书;(3)开展临床问题的调研。循证工作组由1位统计学专家和2位指南专家组成员主持,负责进行证据检索、收集、证据质量分级。

4.指南外审组:外部评审组由8名(流行病学专家2名,精神科专家2名,内分泌科专家1名,神经内科专家1名,临床药学专家1名,患者家属1名)未参与本指南制订的双相障碍领域临床医学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对指南初稿进行评审,提出意见与建议。外部评审组的工作在指南正式发布之前将结束。

(四)指南注册

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Practice Guidelines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http://www.guidelines- registry.cn/)进行双语注册(注册编号:PREPARE-2023CN360)。

(五)指南范围

本指南拟定题目为《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2025年版),适用于双相障碍的识别、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指南使用者包括:精神科医生和精神卫生专业执业人员、全科医师、临床药师、护士、研究者、医学院校教师、心理咨询/治疗师、康复治疗师。

(六)利益冲突声明和基金资助

指南工作组自制《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利益冲突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要求参与本指南的成员均应遵循以下利益冲突条款,进行利益冲突的声明,接受利益冲突的管理。并要求所有参与指南制定成员签署声明,并将其进行公布。由秘书组对其进行整理,首席专家对利益冲突声明进行审核和判定,若不存在利益冲突,则可全程参与,若存在利益冲突,则视情节判定参与程度。本指南编写无基金资助。利益冲突声明表将作为指南的附件或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公开。

(七)临床问题收集与遴选

临床问题的收集与遴选按照收集、整理、遴选和确定4个步骤构建临床问题。由专家组专家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等方式提出初拟的临床问题清单,秘书组收集初拟临床问题,进行去重、合并和拆解,并通过“问卷星”设计问卷,按照“问题争议、临床实践差异、新研究进展和争议问题”的重要性,向临床医务人员及公众进行重要性调研,即对每个问题按照重要性打分,拟调查100人。问题的重要性以0~9记分,0代表很不重要,9代表非常重要。最后通过召开编委会和专家会议讨论,确定临床问题。

(八)指南依据的循证证据

1.证据的检索与筛选:本指南制订小组以指南中的每一个临床问题为检索单位在第二版循证证据基础之上做更新和补充,以PubMed,PsycINFO,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为基础,检索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文献。由专家组在循证工作组的指导下进行检索文献,并提交循证工作组进行证据整理及分级。详细的检索策略及纳入文献的情况将在本指南系列文章中刊出。

2.证据质量评价:根据题目、摘要和全文顺序逐级筛选文献,并根据预先设计的标准化数据提取表提取纳入研究的数据。数据提取表格将在项目立项后,根据临床问题和其对应的结局指标再进行具体的设计。文献的筛选和提取均由两人独立完成,若存在分歧,则共同讨论解决或咨询第三方。

3.证据质量分级:本指南证据质量分级拟以GRADE(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分级系统评价为主,同时结合加拿大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治疗网络和国际双相障碍学会联合制定的CANMAT/ISBD 2018指南中证据等级标准。

GRADE评价使用GRADEpro指南开发工具(www.gradepro.org)构建GRADE证据概要和“证据到决策”的框架,以总结系统评价的结果20, 21, 22。每个临床问题对应的EtD表格均包括以下内容:与干预和对照措施相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卫生资源占用、成本效益、患者价值观和偏好、对卫生公平性的影响、可接受性和可行性的部分。

CANMAT/ISBD 2018证据等级标准,对所收集的研究证据进行全面评价,从高到低分为1、2、3、4级。1级:至少2项重复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包括安慰剂或者阳性对照(治疗组例数至少超过30例),或具有窄置信区间的荟萃分析。2级:至少1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包括安慰剂或者阳性对照(治疗组例数至少超过30例),或具有宽置信区间的荟萃分析。3级:至少1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包括安慰剂或者阳性对照(治疗组例数在10~29例之间),或高质量的回顾性研究。4级:开放标签试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病例报告,专家建议/共识。

(九)形成推荐意见并达成共识

指南专家组的临床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审阅和讨论证据概况以及EtD表格,根据证据质量、患者偏好和价值观、卫生经济学和利弊平衡形成初步的推荐意见并确定推荐强度,通过2~3轮德尔菲(Delphi)法对推荐意见及强度达成共识。若超过75%的参与指南投票的专家同意该推荐意见则达成共识。持异议的专家和其异议的理由记录在EtD表格中。

(十)指南的撰写与外审

指南专家组依照通用格式撰写所负责的章节初稿,提交秘书组进行格式审查后进行编委互审和修改,其后提交主编审稿和外审,并由秘书组汇总反馈和修改建议,编委再次修改。秘书组汇总提交主编审阅及修改,形成指南终稿。

(十一)指南的批准与发布

专家委员会对指南终稿进行评审、确定和批准。专家委员会在征得专家组专家 2/3 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可对推荐意见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并由相应章节编委如实记录整个修改过程并提交秘书组。指南全文预计 2025年以手册的形式出版发表。

(十二)指南的传播、实施与评价

指南发布后,编写组将持续做好指南的传播和推广工作:(1)在相关学术会议中介绍和传播,包括CSP学术年会中开设专门会场进行解读;(2)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精神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精神医学科与相关临床学科组织相关人员学习;(3)撰写与本指南相关的解读文章在期刊上发表;(4)制作简化版指南,并将其以报纸、手册等形式发行;(5)在国内主要医学网站、科普平台对指南进行宣传;(6)通过患者与公众推荐的其他方式进行传播;(7)了解指南的应用与传播情况,评估本指南实施后对我国临床实践的影响。

(十三)指南的更新

为保证本指南的适用性,将根据证据更新情况适时进行更新,计划2031年至2033年启动更新计划,更新过程也将参考相应的更新方法和流程。

三、总结与展望

双相障碍复杂多形、诊断延迟、治疗困难,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痛苦和经济负担。尽早识别与准确诊断,并给予有效而积极的治疗非常重要。现代医学基于循证证据提出合适的诊断评估方法并推荐合理的治疗方案,将使得多数双相障碍患者从临床医疗中获益,走出病痛,回归社会。本指南将从双相障碍不同病期、不同特征、不同治疗阶段以及不同层面出发,分别探究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严格遵守指南制定过程,依据全面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符合中国国情的双相障碍诊断评估方法与合理治疗策略,最大程度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提高功能,回归正常生活。

医学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逐渐明晰双相障碍的本质过程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关口前移的识别诊断技术、有的放矢的干预管理方法,助力现代精神医学从循证医学时代朝着精准医学时代稳步迈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Whiteford HA, Degenhardt L, Rehm J, et al.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mental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 Lancet, 2013, 382(9904):1575-1586. DOI: 10.1016/S0140-6736(13)61611-6. GBD 2019 Mental Disorders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12 mental disorde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 Lancet Psychiatry, 2022, 9(2): 137-150.DOI: 10.1016/S2215-0366(21)00395-3. 方贻儒, 汪作为, 陈俊. 中国双相障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5, 48(3):141-146.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5.03.005. 汪作为, 方贻儒. 透过重重迷雾,寻觅双相障碍真相[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8, 51(2):81-82.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8.02.001. Wang Zuowei, Fang Yiru. Clarifying the confusion to explore the truth of bipolar disorders[J].Chin J Psychiatry, 2018, 51(2): 81-82.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8.02.001. Wang Z, Jun C, Gao K, et al. Perspective on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s in China: clinical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Neurosci Bull, 2019, 35(4):608-612. DOI: 10.1007/s12264-019-00389-2. 于欣,方贻儒.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 Wang Z, Chen J, Yang H, et 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principal summary of updated Chinese guidelines[J]. Bipolar Disord, 2018, 20(3):289-292. DOI: 10.1111/bdi.12646. 崔东红,方贻儒. 双相障碍精准医学临床诊疗指南[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 Yatham LN, Kennedy SH, Parikh SV, et al.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 (ISBD)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J]. Bipolar Disord, 2018, 20(2):97-170. DOI: 10.1111/bdi.12609. Goodwin GM, Haddad PM, Ferrier IN, et 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reating bipolar disorder: revised third edition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Psychopharmacology[J]. J Psychopharmacol, 2016, 30(6):495-553. DOI: 10.1177/0269881116636545. Malhi GS, Bell E, Boyce P, et al. The 2020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ood disorders: bipolar disorder summary[J]. Bipolar Disord, 2020, 22(8):805-821. DOI: 10.1111/bdi.13036. 方贻儒, 汪作为, 陈俊. 关注双相障碍概念与分类诊断的演变 [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5, 48(5):257-259.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5.05.001.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双相障碍协作组. 双相障碍伴混合特征临床诊治指导建议 [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8, 51(2): 83-89.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8.02.002. Hu X, Yu C, Dong T, et al. Biomarkers and detection methods of bipolar disorder[J]. Biosens Bioelectron, 2023, 220:114842. DOI: 10.1016/j.bios.2022.114842. Niu Z, Wu X, Zhu Y, et al. Early Diagnosis of Bipolar Disorder Coming Soon: Application of an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Biomarker (BIOS) Model[J]. Neurosci Bull, 2022, 38(9):979-991. DOI: 10.1007/s12264-022-00871-4. Sinclair D, Isba R, Kredo T,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 development: an evaluation[J]. PLoS One, 2013, 8(5):e63715. DOI: 10.1371/journal.pone.0063715. 陈耀龙, 杨克虎, 王小钦, . 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J]. 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10): 697-703.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11228-02911. 杨楠, 赵巍, 潘旸, . 针对临床实践指南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的评级工具研发 [J].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30): 2329-2337.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20219-00340. Lam RW, Kennedy SH, Parikh SV, et al.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2016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troduction and Methods[J]. Can J Psychiatry, 2016, 61(9):506-509. DOI: 10.1177/0706743716659061. Alonso-Coello P, Oxman AD, Moberg J, et al. GRADE Evidence to Decision (EtD) frameworks: a systematic and transparent approach to making well informed healthcare choices. 2: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 BMJ, 2016, 353:i2089. DOI: 10.1136/bmj.i2089. Alonso-Coello P, Schünemann HJ, Moberg J, et al. GRADE Evidence to Decision (EtD) frameworks: a systematic and transparent approach to making well informed healthcare choices. 1: Introduction[J]. BMJ, 2016, 353:i2016. DOI: 10.1136/bmj.i2016. Schünemann HJ, Mustafa R, Brozek J, et al. GRADE Guidelines: 16. GRADE evidence to decision frameworks for tests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public health[J]. J Clin Epidemiol, 2016, 76:89-98. DOI: 10.1016/j.jclinepi.2016.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