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卫融合的儿童青少年运动指南(2024)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长发育与代谢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中国生长发育行为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Growth, Development} and Metabolism Committee, Association fo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tudies; Growth,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al Medicine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Society of Behavioral Medicine; Key Laboratory of Sports and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潘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Email:panhui20111111@163.com 赵丽,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Email:zhaolispring@126.com Pan Hui,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Key Laboratory of Endocrinology of the Health Commission, Beijing 100730, China, Email: panhui20111111@163.com; Zhao Li, Department of Exercise Physiology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Exerci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Email: zhaolispring@126.com

陈适:确定指南框架、组织撰写指南,对全文提供修改和补充;郭晓湲:负责撰写指南的运动促进健康作用及疾病状态运动部分;汪澳哲:负责撰写有氧运动方法部分;张赛:负责撰写抗阻运动方法部分;苏婉棠:负责撰写柔韧训练方法部分;周智博:负责撰写运动前评估部分;强佳祺:负责撰写不宜运动的健康损伤部分;江楠:负责撰写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运动部分;阳洪波:对全文提供修改和补充;潘慧、赵丽:对全文提供修改和补充、经费支持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发展和全生命周期健康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成为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1]显示,中国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检出率约为1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则高达19%。其他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2]、糖尿病[3]、哮喘[4]、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5]等在儿童青少年中也呈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慢性疾病不仅影响其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生长迟缓、心理负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问题。积极预防儿童青少年慢性疾病能够为成年期健康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运动是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手段。2006年,美国儿科学会发布政策声明,强调通过增加身体活动来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6]。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身体成分、提高心肺耐力、改善心血管代谢、维护骨骼肌肉健康、提升认知水平和保持心理健康[7],还对多种慢性疾病如哮喘、先天性心脏病、代谢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具有改善作用[8],并且可降低成年期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和死亡率[9]。增强运动一方面可通过减少疾病危险因素(如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而降低总体慢性疾病的风险[10],另一方面,对于已确诊疾病的患儿,运动是除药物治疗外的重要干预手段。将运动列入慢性疾病医疗管理计划,有助于更全面、更有效地治疗和管理疾病。然而,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运动量远远不够,很大比例的儿童青少年每天运动时间小于1 h[11]。而当前的身体活动指南强调增加整体身体活动总量及减少不良生活方式,但对儿童青少年具体运动的详细指导相对欠缺。此外,随着儿童青少年慢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目前也缺乏以"动"控"病"、主动健康的具体运动指导。

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不仅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的福祉。因此,推动防控关口前移、深化"体卫融合"成为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基于体卫融合促进儿童青少年慢病防控和主动健康的结合势在必行。通过将体卫融合理念贯穿于运动指南,有望在儿童青少年阶段构建一套全面促进身心健康的系统,为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是推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实现的关键一步。

本指南工作组在国际指南制订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最新研究和专家建议,制订了《基于体卫融合的儿童青少年运动指南(2024)》。本指南目前主要针对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未来再进一步探讨相对少见疾病的运动指导。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应当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护理人员、运动处方师及相关工作者提供科学可行的临床实践指导,最大程度发挥运动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生长发育、慢性疾病防治的功能,实现主动健康、体卫融合的目标。

总则 一、指南工作组成立

本指南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编写委员会、执笔组。通信作者潘慧和赵丽负责指导和监督指南制订的整个流程;专家委员会由儿科学、内分泌学、体育运动、康复医学、公共卫生、循证医学、教育机构等多个领域专家组成,通过开展指南流程中的共识会议,推动指南形成;编写委员会负责证据整理、推荐意见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形成;执笔组负责完成指南相关证据检索、质量评价、汇总和初稿撰写。指南初稿经编写委员会审议后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由专家委员会审阅提出修改,并形成指南终版。

二、问题确定和证据检索评价

综合文献回顾和利益相关人员的访谈调查结果,汇总拟定了11个临床问题。在WHO、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起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8月。英文检索词包含"exercise/training/sports""children/youth/adolescents""obesity""diabetes"等,中文检索词包含"运动/锻炼/训练/体育""儿童/青少年"等。检索得到的证据采用GRADE分级体系进行证据质量评价[12]。部分重要领域未在既往文献中找到理想依据,则基于非直接证据或专家临床经验达成共识,即良好实践声明(good practice statements,GPS)[13],见表1。指南最终形成11个问题,32项推荐意见。

10.3760/cma.j.cn371468-20240424-00192.T001

证据质量等级及推荐意见的表达

分类 表达方式 具体含义
证据质量分级    
A 非常确信效应估计值接近真实值
B 对效应估计值有中等程度信心:估计疗效可能接近真实值,也可能有很大差别
C 对效应估计值信心有限:估计值与真实值可能有很大差别
极低 D 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估计值可能与真实值有很大差别
良好实践声明 GPS 基于非直接证据或者专家经验/共识形成推荐
推荐意见分级    
强推荐 1 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
弱推荐 2 实施该措施可能利大于弊
不清楚 3 不清楚实施该干预措施是否明显利大于弊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相当
三、形成推荐意见并确定推荐强度

编写委员会成员制订推荐意见决策表,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方法,对指南专家组专家开展两轮调查,就推荐意见达成共识。专家综合考虑证据质量、价值观和偏好、成本和资源利用、推荐意见可实施性和利弊平衡方面,对推荐意见的推荐方向及强度做出判定。

四、目标人群

6~17岁儿童青少年。

五、应用领域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教育机构,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体育专业,儿童青少年卫生专业,儿科专业。

六、指南文稿的更新与维护

本指南以3~5年为更新周期。每3~5年,指南工作组将重新检索相关证据,如有高质量相关临床证据的发表,将组织指南专家组对证据改变临床实践或既往推荐意见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结合临床实践需要对本指南进行更新。若没有,则暂不更新,并作出相应说明。

七、相关术语和说明 (一)身体活动

也称体力活动,是骨骼肌产生的任何需要能量消耗的身体运动,通常包括日常娱乐、家务活动、交通通勤、职业中的体力活动等。运动则是有目的性、有计划、有规律的身体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机体的健康水平。

(二)运动方案的制定

运动方案的制定原则可按照FITT-VP,即包括频率(frequency,F)、强度(intensity,I)、时间(time,T)和类型(type,T)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运动量(volume,V)和进度(progression,P)两个要素。FITT-VP决定运动干预的特征和健康效益水平。运动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运动目的、身体健康水平、个人爱好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性和科学性,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以达到最佳锻炼效果。

(三)运动方式分类 1.根据运动时能量代谢的特点分类:

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能量主要来自有氧代谢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柔和方式的游泳、骑车、太极拳等;而无氧运动则是指能量主要来自无氧代谢的运动方式,一般为较剧烈、短时爆发的运动,如大重量举重、快速跑等。

2.根据运动的目的和效果分类:

分为一般运动和竞技运动。一般运动是指为了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而进行的各种运动方式,如健步走、慢跑、瑜伽等;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的各种运动方式,如田径、游泳、篮球训练和比赛等。

3.根据训练的运动素质分类:

分为耐力训练、力量训练、柔韧训练和灵敏训练等。(1)耐力训练主要是通过提高心肺功能和提高代谢水平等途径来帮助身体适应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其训练方法多属于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骑车,以及高强度间歇训练等,对儿童青少年来讲,强度评估可以使用主观运动强度等级量表来衡量。(2)力量训练又叫抗阻运动、阻力训练,主要是通过对抗阻力的运动来增强肌肉力量、增大肌肉体积和提高肌肉耐力等。力量训练的方法包括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以及各种器械训练等,其强度常用达到一次重复的最大重量(one-repetition maximum,1 RM)的百分比来衡量,1 RM即标准动作只能完成一次的重量。(3)柔韧训练是指通过特定的拉伸和推动练习来改善身体柔韧性的运动。柔韧训练可以帮助提高关节和关节性系统的活动范围,减少肌肉紧张和改善关节活动度,并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柔韧训练的方法包括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4)灵敏训练通过变向、变速、信号反应等专门设计的复杂练习增加身体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提高运动技能,防止运动损伤。

通常来说,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儿童青少年可能有不同的最佳运动方案,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采用多种运动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社区、学校、教师和家长应该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并负责儿童青少年运动的组织、监督和支持,以促进更好的运动效果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同时应增加游戏性和趣味性运动项目以增加儿童青少年的运动积极性。例如,中国传统的武术、太极拳、毽子、龙舟等运动项目兼具运动训练效果和趣味性,还可以激发儿童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此外,要重视开展集体或合作性项目,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及正确认识输赢的健康心态和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推荐意见和说明 问题1 儿童青少年运动前需要进行医学评估吗?

【推荐意见1】大多数健康的儿童青少年不需要额外医学评估即可开始中等强度运动。(1GPS)

【推荐意见2】部分患有慢性疾病及心理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建议进行医学评估。慢性疾病的急性期和急性疾病时不建议儿童青少年参加运动。(1GPS)

【推荐意见3】存在胸痛、心悸、晕厥等心脑血管症状,或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儿童青少年运动前需特别注意医学评估。(1GPS)

【推荐说明】对于健康儿童青少年来说,一般运动相关风险较小。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出版的《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十版)》认为多数儿童青少年可以直接开始中等强度的运动,而不需要进行医学评估[14]

对于患有部分慢性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如重度肥胖、心脏病、哮喘、糖尿病,以及存在心理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可能面临与疾病相关的心肺功能下降等运动风险,此时建议进行运动测试并由运动专家或医学专家进行评估,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适宜性[15]。存在胸痛、心悸、晕厥等心脑血管症状,或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儿童青少年运动前需特别注意详细评估。如欧洲儿科心脏病学协会等发布的指南,强调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运动前的筛查,由专科医生提供运动建议,并定期进行评估[16,17]。欧洲囊性纤维化运动工作组发布的指南建议患儿在运动计划前应进行运动试验,以便设计最安全的运动方案并为预后提供指导[18]。对于患有运动诱发性哮喘的儿童青少年,建议在运动前由医生进行肺功能及症状评估,并提供干预指导以控制症状[7]。此外,在慢性疾病的急性期,如心脏病、呼吸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或存在急性疾病并伴有相应症状,如发热、呕吐时,运动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加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因此不建议在这些情况下进行运动。

问题2 有氧运动能否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推荐意见4】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儿童青少年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改善身体成分和代谢健康,促进心理健康,推荐儿童青少年进行有氧运动。(1A)

【推荐意见5】不适当有氧运动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风险增加,并可能导致脱水、缺氧等症状。因此应避免过度运动。(1B)

【推荐说明】有氧运动主要以有氧代谢提供运动中所需的能量,相对于无氧运动,有氧运动具有更强的周期性,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运动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有氧运动简便易行,却能显著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为成年期健康奠定重要基础。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毛细血管数量,改善心脏血液供应,从而增强心血管功能;有氧运动可提高呼吸功能,加强呼吸运动,增加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有氧运动还具有控制与降低体重的效果,消耗多余脂肪,是最理想的控制或减轻体重的运动方式。

多项研究证明,有氧运动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作用,对于患有疾病的儿童青少年更具有康复效果。在身体成分方面,尤其是对于肥胖的儿童青少年,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体重、体质量指数、体脂、腰围,改善血压和糖脂代谢,降低肥胖儿童青少年炎性因子水平并提高抗炎因子水平。在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方面,有氧运动能提高儿童青少年的注意力、高级认知执行功能(如抑制控制)和记忆刷新功能,改善网络成瘾等。既往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带来积极情绪,改善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的症状[19],因此合理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患有疾病的儿童青少年,有氧运动同样具有疾病康复功能,例如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执行功能,提升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20],以及改善脑瘫患儿的总体运动能力、灵活性和平衡能力等[21]

然而,不适当的有氧运动可能对儿童青少年身体造成损伤。过度的有氧运动可能增加受伤风险,例如扭伤、拉伤、筋膜炎、关节炎和骨折等。由于有氧运动需要身体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可能会引起过度疲劳和虚弱,甚至脱水。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如高海拔或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可能会因吸氧不足导致身体不适或其他症状。过度的有氧运动或饥饿状态下进行有氧运动可能会导致脂肪分解过度,引发酮症。因此,有氧运动应保持适度。

总体而言,适度的有氧运动对儿童青少年有诸多益处,但需要避免过度运动,特别要注意运动损伤的防护。

问题3 儿童青少年进行有氧运动时,运动频次、强度、时长、类型及运动量和进阶方案应如何安排?

【推荐意见6】儿童青少年应每天至少完成60 min中等到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或仅做高强度有氧运动,不建议只做中等强度运动,即每周最少应3 d,每次20~60 min高强度的有氧运动。(1B)

【推荐意见7】增加运动趣味性,运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跑步、跳绳、游泳、舞蹈和骑车等,高强度运动可以进行篮球、网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2B)

【推荐意见8】运动量未达指南要求的儿童青少年应以他们喜欢的方式逐步增加中等至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天数和时间以降低受伤风险;已达指南运动量要求的儿童青少年可适当增加运动时长;超过指南运动量要求的儿童青少年应保持其活动水平,丰富新的运动项目,避免过度训练,降低运动损伤的可能性。(2B)

【推荐说明】儿童青少年有氧运动强度的评估建议采用Borg主观运动等级强度量表,运动强度等级范围从6到20,6表示无努力,20表示最大努力。见表2。量表等级乘以10对应于心率结果。例如,Borg主观运动等级为15对应的心率大约是150次/min。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有氧运动可显著改善儿童青少年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功能,提高心血管代谢健康和骨骼健康,并对认知功能、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大量证据支持每周进行平均60 min/d中等至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对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更高强度身体活动与心肺功能改善存在关联。

10.3760/cma.j.cn371468-20240424-00192.T002

主观运动等级强度量表

等级 主观运动感觉 运动强度分类
6 安静、不费力 静息
7~8 极其轻松 非常低
9 很轻松 非常低
10~11 轻松 低强度
12~13 有点吃力 中度强度
14~16 吃力 高强度
17~18 非常吃力 超高强度
19 极其吃力 超高强度
20 精疲力竭 最高强度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十版)》推荐儿童青少年每周平均每天进行60 min中等至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且每周至少3 d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14,22]。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则建议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至少60 min中等至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且鼓励以户外活动为主[23]。高强度有氧运动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均可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多项系统综述结果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相比,在改善心肺适能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24,25]。尽管HIIT适合儿童青少年,但是目前缺乏确切证据确定最适宜儿童青少年的具体强度和间隔时间。《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十版)》提供了多种运动强度的评估方法,因儿童青少年时期最大心率比成年人高,如年龄小于10岁儿童的最大心率有时会超过220次/min,不一定适合用(220-年龄)计算,因此本指南推荐采用主观运动等级强度量表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强度进行评估和监控。多篇系统综述报道了基于学校的HIIT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益处,强调有氧运动应该以多种形式融入到儿童和青少年的学校和日常生活中[26,27]。注意增加运动的趣味性,设定不同的运动套餐,便于提高运动的依从性,达到坚持运动的目的。

问题4 抗阻运动能否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推荐意见9】抗阻运动可以促进肌肉力量增强、改善代谢。对多数儿童青少年推荐进行抗阻运动。患有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可根据不同的用药情况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1A)

【推荐意见10】不适当的抗阻运动可能引起肌肉疲劳、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等问题。此外,如果儿童青少年的骨骼和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过度的抗阻运动可能产生骨骼畸形或关节损伤等问题。(1B)

【推荐意见11】癫痫控制不佳、各类疾病导致血压异常、心率异常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儿童青少年不建议进行抗阻运动。(1GPS)

【推荐说明】抗阻运动,又称力量训练,指的是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或自身体重时进行的主动性运动。最初主要应用于肌肉力量和持久度的恢复与增强,广泛应用于因多种原因导致的肌肉萎缩。过去,抗阻运动曾被认为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存在较高的运动损伤风险,因此对于其推荐存在一定争议。然而,当前的证据表明,在适当设计和监督下,抗阻运动对儿童青少年是安全且有益的。

首先,抗阻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增强肌肉功能和提高运动表现。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抗阻运动可有效减少运动相关损伤。其次,参加抗阻运动的儿童青少年不仅可以增加最大力量、爆发力和耐力,还可以提高骨密度、改善身体成分和整体运动表现水平。力量的增强有助于解决肌肉发育不平衡问题,如果儿童青少年时期没有接受过抗阻运动训练,可能限制青少年及成年时期的运动能力发展。再次,抗阻运动还能显著改善心血管代谢健康、身体成分,提高对伤害的抵抗力以及心理健康等[28]。抗阻与有氧运动训练的联合效果更为显著。最后,抗阻运动对一些患有特定疾病的儿童青少年的康复也有作用,包括脑瘫儿童青少年步态和肢体功能恢复,以及体态异常矫正治疗等[29]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的政策声明[28]明确指出,抗阻运动几乎适用于所有儿童和青少年。关于安全性,证据表明在合格监督和适当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儿童青少年抗阻运动的受伤率低于其他运动或学校一般课间比赛的受伤率[30]。然而,不适当的抗阻运动也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等问题。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的骨骼和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情况下,过度的抗阻运动可能给骨骼和关节造成不当压力,进而导致骨骼畸形或关节损伤等问题。

患有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可根据不同的用药情况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对于癫痫控制不佳、血压异常、心率异常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少部分患儿,由于在抗阻运动过程中,身体会消耗大量氧气和能量,增加肌肉和关节的负担,引起血压升高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刺激癫痫患者的神经系统,诱发或加重癫痫发作。血压的急剧变化也可能加重血压不稳患者的病情。因此,此类患儿在参加抗阻运动时需谨慎,甚至可能需要避免进行抗阻运动。

问题5 儿童青少年进行抗阻运动时,运动频次、强度、时长、类型及运动量和进阶方案应如何安排?

【推荐意见12】儿童青少年进行的抗阻运动是不少于60 min/d运动的一部分,应隔天进行,每周不少于3 d,以自身负重的抗阻训练或者小负荷的抗阻训练(即≤60% 1 RM)开始,训练量1~2组,每组8~12次慢/中速度重复至中度疲劳。(1B)

【推荐意见13】儿童可采用原地起跳、单脚/双脚跳等克服自身负重的动态热身作为抗阻训练的开始,青少年可应用弹力带、举重或俯卧撑、引体向上和平板支撑等训练。在熟练掌握抗阻运动技术动作和对训练适应后,可以以5%~10%的增量增加负荷并减少重复次数。(2B)

【推荐说明】每周3次的抗阻运动能有效改善肌肉质量。然而,关于锻炼的具体持续时间和强度尚无充足证据。儿童青少年进行抗阻运动时,建议使用小训练负荷(即≤60% 1 RM),从1~2组、每组8~12次重复开始。初始阶段应侧重于正确的动作技术学习,要包含多个维度的动作,以提高身体活动范围、平衡以及整体肌肉运动知觉(对运动中身体位置的感觉)。练习包括核心肌群的身体大肌群(如腹部、背部和臀部肌肉)。在掌握正确的动作后,再逐渐增加负荷并减少重复次数。

多项指南,包括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体育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22]、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23]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十版)》[14]等,均建议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周至少应有3 d进行增加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的运动[23]。儿童青少年在抗阻运动训练后的疲劳恢复速度较快。因此,专家建议初学者在两组之间休息1 min,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逐渐延长至2~3 min[31]。为实现抗阻运动的力量增益,每次训练应持续20~30 min,并在非连续的日子里每周进行2~3次。抗阻运动应同时练习主动肌和拮抗肌,包含腿部、臀部、背部、腹部、胸部、肩膀和手臂等主要肌肉群,特别强调对儿童青少年的核心肌群训练的重要性[32]。尽管美国儿科学会以前的政策声明不建议对骨骼发育不成熟的个体进行1 RM测试,但1 RM测试是衡量儿童青少年力量的有效、可靠指标[33]。现有证据表明,遵循既定测试方案和流程,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1次RM测试是安全有效的[33,34]

问题6 柔韧训练能否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推荐意见14】系统的柔韧训练可增加儿童青少年的关节灵活度,并可能对肌肉有积极影响。对一些特殊疾病的儿童青少年,柔韧训练可起到康复作用。(1B)

【推荐意见15】柔韧训练需要适度进行,避免过度拉伸和扭曲身体,以免造成肌肉和关节的损伤。不要过早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过强柔韧训练。(1GPS)

【推荐说明】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可通过训练提高。柔韧素质对运动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发展儿童青少年的柔韧素质对于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范围,增强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速度、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适当的柔韧性训练可以预防肌肉疲劳和拉伤,降低运动时的意外伤害风险。

柔韧训练的方法包括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静态拉伸是指将肌肉拉伸至特定位置后保持静止,以促进肌肉的伸展;而动态拉伸则是指通过重复的动作,如抬腿、拉伸腿和手臂等,使肌肉产生拉伸效果。既往证据表明,良好的关节活动度有助于提高竞技体育运动表现[35],同时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36]。一项纳入28项研究的系统综述显示,拉伸练习对儿童或青少年的关节活动度有益[37]。研究还指出,儿童期的关节活动度增益可能比青少年期更显著,因此早期进行柔韧素质的训练尤为重要。对于存在姿势不良但无肌肉骨骼器质性病变的个体,柔韧训练具有矫正作用。一项系统评价总结了因过度使用电子设备而头颈部前倾的青少年和青年人的柔韧训练,发现局部肌肉拉伸训练有助于姿势纠正[38]。对于运动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既往研究也肯定了柔韧性训练对康复治疗的积极效果,包括腱鞘炎、关节韧带损伤、特发性关节炎和神经肌肉损伤性疾病等[39]

应当在有安全保障的条件下开始儿童青少年的柔韧训练,适度进行,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和持续时间,避免因过度拉伸和扭曲身体而造成肌肉、关节的损伤。不要过早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过强柔韧训练。同时也需要结合其他类型的运动,如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以全面改善身体健康。

问题7 儿童青少年进行柔韧性训练时,运动频次、强度、时长、类型及运动量应如何安排?

【推荐意见16】每周不少于2~3次,进行柔韧性练习时拉伸到感觉肌肉拉紧或轻微不适,保持该姿势10~30 s;每个柔韧性练习的动作都应该重复2~4次,累计达到60 s。通过主动、助力、阻力或被动运动拉伸各个肌群和韧带,提高身体柔韧性。(1B)

【推荐意见17】儿童青少年的柔韧性练习可以在完成有氧运动或抗阻运动后进行,同时起到放松肌肉、缓解疲劳的作用。(1B)

【推荐说明】每周进行2~3 d的柔韧性训练是有效的,但每日进行柔韧性训练会带来更大收益。建议针对肩带、胸部、颈部、躯干、下背部、臀部、腿部前侧和后侧以及脚踝的主要肌肉肌腱单元进行一系列练习,整个过程可以控制在10 min左右。

柔韧性训练有助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姿势稳定性和平衡能力[40,41]。瑞士和爱尔兰身体活动指南[42,43]均推荐应定期进行柔韧性训练。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十版)》[14]推荐每周应进行不少于2~3次的柔韧性训练。瑜伽也是一种进行柔韧性训练的方式,一项纳入了7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表明,定期进行泰式瑜伽和/或与运动相结合,可以促进与健康相关的体能[44]。尽管儿童青少年单纯进行柔韧性训练的研究有限,但柔韧性训练与日常体育锻炼相结合能够预防儿童青少年非特异性腰痛、增强灵活性,对其有着多方面的益处[45]。与动态或缓慢运动拉伸相比,本体神经肌肉促进(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和静态拉伸更有助于增加关节运动范围[46,47,48]。PNF在促进某些关节的灵活性方面可能会带来略大的收益,但由于需要与他人协作完成,在实用性上有所局限。

问题8 不适宜运动可能对儿童青少年带来哪些健康损害?

【推荐意见18】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肌肉、关节、神经损伤,产生身体疲劳和过度训练综合征,更有甚者可能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后果。(1B)

【推荐意见19】长期过度运动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并可能给儿童青少年带来心理健康问题。(1B)

【推荐意见20】儿童青少年运动中需要注意防止运动损伤。运动前保障睡眠,做好热身;运动中注意损伤防护,避免过度运动;运动后做好整理运动等,充分休息。(1GPS)

【推荐说明】尽管运动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益,但不适宜的运动也可能带来负面后果。过度运动可能引发肌肉、关节和神经的损伤,包括但不限于扭伤、拉伤和骨折。过度运动和休息不足可能导致身体疲惫和虚弱,表现为肌肉酸痛、全身无力、精神萎靡等,可能导致过度训练综合征。若在运动中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经休息和补水后未见缓解,要注意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可能,应尽快就医。如果出现肌痛、肌无力、浓茶色尿等情况,可能是横纹肌溶解的表现,这种状况需要紧急治疗,以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永久性损害。

除短期过度运动的不良影响外,长期过度运动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例如在限食女性运动员中观察到的月经紊乱。长期过度运动也可能引发睡眠紊乱、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需要避免过度运动。

儿童青少年运动中受伤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在运动时需注意尽量减少受伤,应当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运动,保障运动前睡眠充足。在开始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并对将要使用的所有肌肉进行拉伸(每次拉伸保持10~20 s,注意避免过度拉伸)。此外,练习将要使用的特定技能,例如击打、踢腿、投掷或接球等,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预防运动损伤。

在运动中,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项目的要求,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的强度、时间、频率等应该逐步增加,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使用保护设备(例如踝关节支撑和贴带)可以减少伤害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注意场地的安全性,检查地面平整度及是否存在障碍物,以避免因场地问题导致的意外受伤;在炎热的天气中进行户外锻炼时,家长和教师应提醒儿童青少年涂防晒霜、戴帽子,并确保在运动前、期间和之后都补充足够的水分。

运动结束后,应鼓励儿童青少年逐渐降低运动强度(例如从跑步转为慢走,不要突然停止,尤其是马上坐下或躺下),并像热身时一样进行伸展运动,但需保持更长的伸展时间。另外,寒冷环境运动后应穿上保暖衣服,逐渐降低体温。如果儿童青少年运动后出现发热、呕吐、剧烈头痛或眩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问题9 超重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要如何运动?

【推荐意见21】运动对超重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有明确益处,包括减轻体重、改善身体成分、提高心肺功能、增加代谢健康等。(1A)

【推荐意见22】超重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可以采用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联合、高强度间歇训练等方式进行减重。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可能更有助于减重。(2B)

【推荐意见23】运动与减重存在量效关系,且运动有助于防止减重效果反弹,超重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应该形成长期运动习惯。(2B)

【推荐意见24】重度肥胖儿童青少年运动前应经过专家评估。超重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应该逐渐增加负荷量,注意防止关节损伤。(1GPS)

【推荐说明】世界卫生组织对超重和肥胖的定义是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约有32%的儿童和青少年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49]。运动可促进脂肪的动员和利用,并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身体成分、心肺功能、代谢健康等。

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脂肪分解代谢,同时增强心肺功能。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都是不错的有氧运动选择,可以根据儿童青少年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质量、提高代谢率并减少体脂肪,对于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也非常有益。然而,需要谨慎控制力量训练的强度和次数,以免导致过度疲劳或受伤。循证研究表明,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相结合能够带来更多益处,因此推荐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采用联合运动方式[50]。HIIT对改善心肺耐力有积极影响[51]。在运动强度方面,高强度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但中小强度有氧运动似乎更有助于脂质代谢,从而促进减重效果。

运动与减重存在量效关系[14],超重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应该养成长期的运动习惯[52]。一项系统研究建议,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运动治疗时间应持续12周以上方可观察到效果[53]。但运动仍需要长期坚持,否则在停止运动后短期获益可能减弱或消失。运动可以预防减重后体重反弹,但目前仍缺乏有力证据说明如何运动才能预防反弹[54]。超重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可能需要较一般儿童青少年有更大运动量来预防体重反弹[54]。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如减少久坐和增加活动,能更好地达到减重效果。

多项指南均强调循序渐进原则[14,52],负荷应由低到高逐步增加。初期可延长每次运动时间,随后增加运动频率,最后增加运动强度。对于存在关节疼痛等相关合并症的儿童青少年,更应该逐级增加运动负荷[52]。重度肥胖儿童青少年运动前应经过专家评估确认安全性。

问题10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青少年应该如何运动?

【推荐意见25】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运动需要相对谨慎。在开始运动计划之前,应先咨询医生和运动方案专家,了解心脏状况和制定运动建议。(1GPS)

【推荐意见26】病情稳定的先心病儿童青少年适当运动可以带来获益,包括心血管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成年后远期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并有助于患儿心理健康。(2B)

【推荐意见27】病情较重的先心病患儿需要限制运动强度;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暂时不运动。(1GPS)

【推荐意见28】先心病患儿运动中需注意逐渐增加负荷,避免过度运动、极端环境运动,以免引起心脏不适或加重病情;如果运动中出现不适,需要尽快至医院就诊。(1GPS)

【推荐说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心脏结构异常或缺陷,中国活产婴儿中先心病患病率接近9 ‰[2]。尽管约90%的先心病患者缺陷修复后可以存活至成年[55],但其生活质量仍有待提高。先心病患者虽然存在生理原因造成的运动水平下降,但更常是由于父母和医生对运动相关的心血管风险的担忧(例如疾病进展加速、心源性猝死)而主动减少运动,导致更倾向于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反而带来了更多久坐相关的健康问题[17]

实际上,对经过筛查的儿童青少年,适度锻炼是安全且有益的。对儿童青少年和年轻先心病患者进行的系统评价表明,结构化的运动计划不仅可以改善先心病患者的心肺健康,而且对其整体身体、运动和心理社会发展有益,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56]。因此,鼓励先心病儿童青少年在监管下进行适度运动。

由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预防心脏病协会和欧洲儿科与先天性心脏病学协会联合发布的《青少年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运动员竞技运动推荐意见》[57]推荐年轻的先心病患者在计划运动前进行专业咨询,并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包括静态评估或动态的心肺功能测试以及运动中的监测等。在开始运动后,先心病儿童青少年仍需进行定期的身体活动评估[57]。针对不同的先心病类型,欧洲儿童心脏病学协会提供了相应的运动推荐[17]。总体而言,病情较轻的患儿可达到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运动水平,每天进行60 min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并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每周2~3次抗阻运动,此外,应建议所有患者将使用电子产品等屏幕时间限制在不超过2 h/d,防止久坐不动。对于存在较严重的结构畸形的患儿,应限制运动强度,以低强度运动为主,并在运动前接受运动试验。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儿,应暂缓运动计划,待病情稳定后重新评估,再决定是否重新开始运动计划。

在早期康复阶段,可以尝试一些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同时不会对心脏造成太大的负担。随着身体状况的改善和活动耐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长。在运动过程中,要适时休息,给身体充分的恢复时间。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保持足够水分,因为脱水会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注意避免过度运动,避免在极端温度、湿度等环境下锻炼,如非常炎热、寒冷、潮湿或者干燥的天气,因为极端环境会给心脏带来额外的压力。接受抗凝治疗或佩戴植入装置(如起搏器)的儿童青少年应避免碰撞类运动。在进行运动的同时,要积极遵循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如果感到不适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建议先心病儿童青少年在开始运动前咨询专业意见,获取合适的锻炼计划,并在入学前告知学校教师,以确保在学校体育课中的安全性。

问题11 糖尿病儿童青少年应该如何运动?

【推荐意见29】对糖尿病儿童青少年,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骨骼与肌肉的发育等。(1A)

【推荐意见30】推荐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患儿每天进行60 min中度至高强度身体活动,且每周至少进行3 d的抗阻运动。(2B)

【推荐意见31】糖尿病患儿运动中需注意血糖波动的风险,尤其是低血糖。高危患儿应暂缓运动;参加运动的患儿应注意调整药物剂量和时间,避免过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并在运动后视血糖情况及时处理。(1GPS)

【推荐意见32】糖尿病患儿应尽量避免在极端环境运动,包括高温、低温环境、高海拔环境,以及潜水运动等。(1GPS)

【推荐说明】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以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为多见(T2DM)。运动在管理和控制患有T1DM和T2DM的儿童和青少年代谢危险因素中具有关键作用。糖尿病患儿在运动前应咨询医生,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时定量的运动,以保证运动效果和身体健康。在运动前需适当进食,避免空腹运动引起低血糖。对于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的患者,可适当减少用量以避免低血糖发生。在运动中,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刺激,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和血糖波动。运动后如果血糖降低、食欲增加,可以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饮食平衡。

运动可降低T1DM和T2DM的儿童青少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为0.3%~0.5%,并有助于降低过早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提高心血管和心肺健康、增强肌肉质量和力量、减少肥胖、增加骨密度、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心血管风险、提高整体幸福感,并可延长新发糖尿病患儿的缓解时间[58]。系统综述表明,身体活动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59,60],且更高强度的训练、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联合训练对血糖控制效果更佳[61]。结合2022年ISPAD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的运动指南[58]、2022年糖尿病儿童青少年医疗保健标准[62]及2022年《美国运动医学会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身体活动指南》[63],鼓励患有T1DM和T2DM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达到推荐的60 min中度至高强度身体活动,且每周至少进行3 d的高强度抗阻运动。糖尿病患儿在运动中需关注血糖控制风险。对于T2DM,适量运动一般不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58],可遵循与健康儿童青少年相同的推荐标准[63]。然而,需注意避免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如有低血糖发生,患儿应在运动前适当降低药物剂量或在运动后摄入碳水化合物[63]。对于T1DM,由于胰岛功能低下,自身血糖调节能力较差,其低血糖风险相对更高。运动前24~48 h存在中度或持续低血糖T1DM患儿不建议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58]。24 h内出现过低血糖或既往反复低血糖的T1DM儿童和青少年患儿运动诱发低血糖风险也很高,需要谨慎开始运动。在运动前、中、后进行频繁的血糖监测或持续血糖监测有助于识别血糖波动风险,视血糖情况及时处理。运动前减少胰岛素用量、运动后适度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预防低血糖的发生。T1DM患儿如进行无氧运动、HIIT(反复进行相对剧烈的身体活动,中间穿插低至中等强度的间歇性混合运动)时,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不建议减少胰岛素用量,因为这些运动可刺激血糖短期明显升高[64]

冬季冰雪运动和夏季运动中,需注意环境温度对胰岛素吸收和血糖水平测定的影响。高海拔运动可能导致血糖异常,同时运动和压力也会影响激素负反馈反应。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儿在此类环境中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波动风险。在进行潜水前和潜水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备好胰岛素和碳水化合物以便及时注射或补充[58]。开放水域运动(如游泳、冲浪、帆船)可能使身体暴露在低温和水中,需断开胰岛素泵,以减少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的风险。运动前的计划监管、运动中的血糖监测是主要保护措施,同时在运动期间应注意对胰岛素等药物的调整。

结语

儿童青少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运动对提升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和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应当积极践行"体卫融合"路径,推动运动成为儿童青少年慢病防控和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对于一般的儿童青少年,推荐进行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训练等来提高健康水平。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应当根据疾病特点和个人情况进行特定的运动计划、科学地实施,并进行严格监控,以促进康复和增进整体健康。基于体卫融合的儿童青少年运动指南将致力于打破传统运动指南的狭隘框架,更全面地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与成长,促使他们在运动中获得更多的益处,为未来健康社会的建设奠定基础。

执笔 陈适、郭晓湲、汪澳哲、张赛、苏婉棠、周智博、强佳祺、江楠、阳洪波

专家委员会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列) 班博(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曹振波(上海体育大学),陈刚(福建省立医院),陈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晓波(首都儿科研究所),陈作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迟宝荣(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杜红伟(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段锐(华南师范大学),傅力(天津医科大学),巩纯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郭艳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韩峰(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何玉秀(河北师范大学),胡敏(广州体育学院),江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姜宏卫(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蒋宇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金自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道伟(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李立明(北京大学),李亚梅(邢台市第九医院),李正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刘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刘辉(济宁市第七中学),刘炎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卢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吕筠(北京大学),马慧娟(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马新东(清华大学),马瑜瑾(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毛杉杉(北京体育大学),潘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潘旸(浙江省温州市广场路小学),乔德才(北京师范大学),单广良(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石丽君(北京体育大学),宋红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田振军(陕西师范大学),佟伟民(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王瑞元(北京体育大学),王伟(济宁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王晓梅(枣庄市立医院),王永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杨虹(瑞安市人民医院),杨吉江(清华大学),杨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杨艳杰(哈尔滨医科大学),姚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于泓(北京和睦家京北妇儿医院),张梅(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张霆(首都儿科研究所),张玉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知新(中日友好医院),赵丽(北京体育大学),赵媛媛(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周越(北京体育大学),朱莉(曹县人民医院),邹朝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编写委员会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艾合买提江·吐乎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白刚(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董颖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杜函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段炼(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耿厚法(徐州市中心医院),龚凤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侯莉娟(北京师范大学),李建强(北京工业大学),李康(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李良鸣(广州体育学院),李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堂(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艳英(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梁思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梁微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杰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刘微娜(华东师范大学),刘玉(聊城市人民医院),马良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牛亚梅(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努荣古丽·买买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潘丹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潘慧(女)(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潘玉荣(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苏艳红(辽宁师范大学),孙君志(成都体育学院),孙倩倩(邢台市第九医院),孙晓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汤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唐艳(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汪治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林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青(清华大学),王书畅(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新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温俊平(福建省立医院),吴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徐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闫承生(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阳洪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杨光(东北师范大学),杨小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于亮(北京体育大学),俞芳(唐山市工人医院),张坤(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张沥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新安(沈阳体育学院),张艳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张越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赵杰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赵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赵宇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郑澜(湖南师范大学),周姝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周翔(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朱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J]. 营养学报,202042(6): 521. Report on nutrition and chronic disease of Chinese residents(2020)[J]. Acta Nutrimenta Sinica,202042(6):521. Zhao QMLiu FWu Let al. Prevalence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t live birth in China[J]. J Pediatr,201920453-58. DOI: 10.1016/j.jpeds.2018.08.040. Zhao ZSun CWang Cet al. Rapidly rising incidence of childhood type 1 diabetes in Chinese population: epidemiology in Shanghai during 1997-2011[J]. Acta Diabetol,201451(6):947-953. DOI: 10.1007/s00592-014-0590-2. 洪建国. 我国儿童哮喘诊治现状和思考[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2(5):725-728. DOI: 10.12182/20210960201. Hong JG.Review of and reflection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ldhood asthm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China[J].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202152(5):725-728. DOI: 10.12182/20210960201. Xiaoli YChao JWen Pet al.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northeast China[J]. PLoS One,20149(10):e111223. DOI: 10.1371/journal.pone.0111223. Council on Sports Medicine and Fitness,Council on School Health. Active healthy living: prevention of childhood obesity through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J]. Pediatrics,2006117(5): 1834-1842. DOI: 10.1542/peds.2006-0472. 张云婷马生霞陈畅.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712(6):401-409.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7.06.001. Zhang YTMa SXChen Cet al.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J]. Chin J Evid Based Pediatr,201712(6): 401-409.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7.06.001. West SLBanks LSchneiderman JEet al. Physical activity for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a narrative review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J]. BMC Pediatr,201919(1):12. DOI: 10.1186/s12887-018-1377-3. Hallal PCVictora CGAzevedo MRet al.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J]. Sports Med,200636(12):1019-1030. DOI: 10.2165/00007256-200636120-00003. Anderson EDurstine JL. 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and chronic diseases: a brief review[J]. Sports Med Health Sci,20191(1):3-10. DOI: 10.1016/j.smhs.2019.08.006. Guthold RStevens GARiley LMet al. Global trends in insufficient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dolescents: a pooled analysis of 298 population-based surveys with 1.6 million participants[J].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20204(1):23-35. DOI: 10.1016/S2352-4642(19)30323-2. Guyatt GOxman ADAkl EAet al. GRADE guidelines: introduction-GRADE evidence profiles and summary of findings tables[J]. J Clin Epidemiol,201164(4):383-394. DOI: 10.1016/j.jclinepi.2010.04.026. Guyatt GHAlonso-Coello PSchünemann HJet al. Guideline panels should seldom make good practice statements: guidance from the GRADE working group[J]. J Clin Epidemiol,2016803-7. DOI: 10.1016/j.jclinepi.2016.07.006. 王正珍(译). 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十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2-37. Wang ZZ(Translator).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10th edition)[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1912-37. Lobelo FMuth NDHanson S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ssessment and counseling in pediatric clinical settings[J]. Pediatrics,2020145(3):e20193992.DOI: 10.1542/peds.2019-3992. Tran DMaiorana AAyer J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exercise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 Prog Cardiovasc Dis,202063(3):350-366. DOI: 10.1016/j.pcad.2020.03.002. Takken TGiardini AReybrouck T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physical activity,recreation sport,and exercise training in paediatric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 report from the exercise,basic & translational research sectio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the European Congenital Heart and Lung Exercise Group,and the Association for European Paediatric Cardiology[J]. Eur J Prev Cardiol,201219(5):1034-1065. DOI: 10.1177/1741826711420000. Hebestreit HArets HGAurora Pet al. Statement on exercise testing in cystic fibrosis[J]. Respiration,201590(4):332-351. DOI: 10.1159/000439057. Wang XCai ZDJiang WTet 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Ment Health,202216(1):16. DOI: 10.1186/s13034-022-00453-2. Ng QXHo CChan HWet al. Manag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with exercise: a systematic review[J]. Complement Ther Med,201734123-128. DOI: 10.1016/j.ctim.2017.08.018. Soares EGGusmão CSouto DO. Efficacy of aerobic exercise on the functioning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Dev Med Child Neurol,202365(10):1292-1307. DOI: 10.1111/dmcn.15570. Bull FCAl-Ansari SSBiddle S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J]. Br J Sports Med,202054(24):1451-1462. DOI: 10.1136/bjsports-2020-102955.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编写委员会.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1):5-6. DOI:10.3760/cma.j.cn112338-20211119-00903. Composing and Editorial Board of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Chinese.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Chinese (2021) [J].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2243(1): 5-6. DOI: 10.3760/cma.j.cn112338-20211119-00903. Sultana RNSabag AKeating SEet al. The effect of low-volume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ports Med,201949(11):1687-1721. DOI: 10.1007/s40279-019-01167-w. Men JZou SMa Jet al. Effects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on physical morphology,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metabolic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S One,202318(5):e0271845. DOI: 10.1371/journal.pone.0271845. Cao MTang YZou Y. Integrating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into a school setting improve body composition,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with obes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 Clin Med,202211(18)DOI: 10.3390/jcm11185436. Duncombe SLBarker ARBond Bet al. School-based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progra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S One,202217(5):e0266427. DOI: 10.1371/journal.pone.0266427. Stricker PRFaigenbaum ADMcCambridge TM. Resistance training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Pediatrics,2020145(6):e20201011.DOI: 10.1542/peds.2020-1011. Dewar RLove SJohnston LM.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mprove postural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 systematic review[J]. Dev Med Child Neurol,201557(6):504-520. DOI: 10.1111/dmcn.12660. Eisenberg MEWall MNeumark-Sztainer D. Muscle-enhancing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 girls and boys[J]. Pediatrics,2012130(6):1019-1026. DOI: 10.1542/peds.2012-0095. Faigenbaum ADRatamess NAMcFarland Jet al. Effect of rest interval length on bench press performance in boys,teens,and men[J]. Pediatr Exerc Sci,200820(4):457-469. DOI: 10.1123/pes.20.4.457. Lloyd RSFaigenbaum ADStone MHet al. Position statement on youth resistance training: the 2014 international consensus[J]. Br J Sports Med,201448(7):498-505. DOI: 10.1136/bjsports-2013-092952. Faigenbaum ADMcFarland JEHerman REet al. Reliability of the one-repetition-maximum power clean test in adolescent athletes[J]. J Strength Cond Res,201226(2):432-437. DOI: 10.1519/JSC.0b013e318220db2c. Castro-Piñero JOrtega FBArtero EGet al. Assessing muscular strength in youth: usefulness of standing long jump as a general index of muscular fitness[J]. J Strength Cond Res,201024(7):1810-1817. DOI: 10.1519/JSC.0b013e3181ddb03d. Donti OBogdanis GCKritikou Met al.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to the technical execution score in youth rhythmic gymnastics[J]. J Hum Kinet,201651143-152. DOI: 10.1515/hukin-2015-0183. Cejudo ASánchez-Castillo SSainz de Baranda Pet al. Low range of shoulders horizontal abduction predisposes for shoulder pain in competitive young swimmers[J]. Front Psychol,201910478. DOI: 10.3389/fpsyg.2019.00478. Donti OKonrad APanidi Iet al. Is there a " window of opportunity" for flexibility development in youth?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J]. Sports Med Open,20228(1):88. DOI: 10.1186/s40798-022-00476-1. Titcomb DAMelton BFMiyashita Tet al. Evidence-based corrective exercise intervention for forward head posture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out musculoskeletal pathology: a critically appraised topic[J]. J Sport Rehabil,202231(5):640-644. DOI: 10.1123/jsr.2021-0381. Craig JHilderman CWilson Get al. Effectiveness of stretch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with neuromuscular disabilities: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J]. Pediatr Phys Ther,201628(3):262-275. DOI: 10.1097/PEP.0000000000000269. Garber CEBlissmer BDeschenes MRet al.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musculoskeletal,and neuromotor fitness in apparently healthy adults: guidance for prescribing exercise[J]. Med Sci Sports Exerc,201143(7):1334-1359. DOI: 10.1249/MSS.0b013e318213fefb. Costa PBGraves BSWhitehurst Met al. The acute effects of different durations of static stretching on dynamic balance performance[J]. J Strength Cond Res,200923(1):141-147. DOI: 10.1519/JSC.0b013e31818eb052. Livingstone MBRobson PJMcCarthy Set al.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adults in Ireland [J]. Public Health Nutr,20014(5A) :1107-1116. DOI: 10.1079/phn2001192. Fospo FOOSFoph FOOPHSwitzerland HPet al.Health-enhancing physical activity: core document for Switzerland[S]. Switzerland2013. Kongkaew CLertsinthai PJampachaisri Ket al. The effects of Thai Yoga on physical fitnes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J]. 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1824(6):541-551. DOI: 10.1089/acm.2017.0257. García-Moreno JMCalvo-Muñoz IGómez-Conesa Aet al. Effectiveness of physiotherapy interventions for back care and the prevention of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2223(1):314. DOI: 10.1186/s12891-022-05270-4. O'Sullivan KMurray ESainsbury Det al. The effect of warm-up,static stretching and dynamic stretching on hamstring flexibility in previously injured subjects[J].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091037. DOI: 10.1186/1471-2474-10-37. Decoster LCCleland JAltieri Cet al. The effects of hamstring stretching on range of motio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200535(6):377-387. DOI: 10.2519/jospt.2005.35.6.377. Kokkonen JNelson AGEldredge Cet al. Chronic static stretching improves exercise performance[J]. Med Sci Sports Exerc,200739(10):1825-1831. DOI: 10.1249/mss.0b013e3181238a2b. Ogden CLCarroll MDKit BKet al.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nd adult obe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2011-2012[J]. JAMA,2014311(8):806-814. DOI: 10.1001/jama.2014.732. 宋鸽陈君颖孙凌宇. 运动干预与儿童肥胖的定性循证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33(10):13-25. DOI:10.3969/j.issn.1673-5293.2022.10.003. Song GChen JYSun LYet al. Qualitative evidence-based research on exercise intervention and childhood obesity[J]. Chinese Journal of Woman and Child Health Research,202233(10):13-25. DOI:10.3969/j.issn.1673-5293.2022.10.003. Martin-Smith RCox ABuchan DSet al.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 improves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CRF) in healthy,overweight and obese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studies[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017(8)DOI: 10.3390/ijerph17082955. Hampl SEHassink SGSkinner AC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obesity[J]. Pediatrics,2023151(2):e2022060640.DOI: 10.1542/peds.2022-060640. 费夕李超李红娟. 运动干预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3):372-37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3.013. Fei XLi CLi HJ. Effectiveness of exercise on body composition for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network meta-analy-sis[J].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2243(3):372-37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3.013. Donnelly JEBlair SNJakicic JMet al.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 Appropriate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weight loss and prevention of weight regain for adults[J]. Med Sci Sports Exerc,200941(2):459-471. DOI: 10.1249/MSS.0b013e3181949333. Ong LNolan RPIrvine Jet al. Parental overprotection and heart-focused anxiety in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 Int J Behav Med,201118(3):260-267. DOI: 10.1007/s12529-010-9112-y. Awosika AHillman ARMillis RMet al.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cardiopulmonary fitnes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a critically appraised topic[J]. Cureus,202214(11):e31483. DOI: 10.7759/cureus.31483. Budts WPieles GERoos-Hesselink JW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participation in competitive sport in adolescent and adult athlete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Sports Cardiology & Exercise Sectio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EAPC),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Working Group on 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d the Sports Cardiology,Physical Activity and Prevention Working Group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uropean Paediatric and Congenital Cardiology (AEPC)[J]. Eur Heart J,202041(43):4191-4199. DOI: 10.1093/eurheartj/ehaa501. Adolfsson PTaplin CEZaharieva DPet al. ISPAD clinical practice consensus guidelines 2022: exercis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diabetes[J]. Pediatr Diabetes,202223(8):1341-1372. DOI: 10.1111/pedi.13452. Quirk HBlake HTennyson Ret al.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J]. Diabet Med,201431(10):1163-1173. DOI: 10.1111/dme.12531. Chang XWang ZGuo Het al.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 on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a scoping review[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320(2) :1407.DOI: 10.3390/ijerph20021407. García-Hermoso AEzzatvar YHuerta-Uribe Net al. Effects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glycaemic control in youths with type 1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 Eur J Sport Sci,202323(6):1056-1067. DOI: 10.1080/17461391.2022.2086489.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2[J]. Diabetes Care,202245(Suppl 1):S208-S231. DOI: 10.2337/dc22-S014. Kanaley JAColberg SRCorcoran MHet al. Exercise/physical ac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J]. Med Sci Sports Exerc,202254(2):353-368. DOI: 10.1249/MSS.0000000000002800. Riddell MCGallen IWSmart CEet al. Exercise management in type 1 diabetes: a consensus statement[J].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75(5):377-390. DOI: 10.1016/S2213-8587(17)30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