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长期的高血压引起颅内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及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壁的弹性降低,血压骤升时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实质出血[
目前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手术治疗虽可降低脑出血患者病死率但不能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为此,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和重庆市医学会卒中分会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通过系统查询和评价现有相关的研究证据,参考国际相关共识和指南内容,结合国情和国内需求,对HICH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和技术进行梳理,经国内不同学科多位专家反复讨论后定稿,提出了基于白质纤维束保护的HICH手术治疗的共识性意见,希望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本专家共识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牵头,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重庆市医学会卒中分会共同组织国内50余名神经外科专家,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指南标准化评级系统[
本专家共识针对HICH手术治疗相关重要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范围自建库至2023年7月。中文关键词为“脑出血”“自发性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实质出血”“白质纤维束”“神经传导束”“皮质脊髓束”“手术治疗”“纤维束旁入路”;英文关键词为“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arenchymal hemorrhage”“cerebral hemorrhage”“white matter”“fiber”“tract”“corticospinal tract”“surgery”“surgical treatment”“approach”“parafascicular approach”,通过AND、OR和NOT布尔逻辑,进行关键词的不同组合检索,并通过不同平台检索引擎的筛选功能,检索不同的研究类型文献。文献纳入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系统评价、荟萃分析、回顾性系统研究、临床病例系列研究、病例报告、指南和专家意见。共检索出2 363篇文献(中文301篇,英文2 062篇),将文献导入Endnote去除重复文献,得到1 466篇文献(中文281篇,英文1 185篇)。通过阅读文献摘要排除1 256篇文献(动物实验及基础研究、非系统综述、非临床研究、样本量小、非手术治疗或会议摘要/论文),剩余210篇纳入共识的撰写。
证据等级/质量评价采用AHA/ASA指南标准化评级系统,共识推荐意见按意见类别(class of recommendation,COR)和证据水平(level of evidence,LOE)进行分别评估(
AHA/ASA推荐中使用的推荐等级和证据水平标准
推荐等级 | 详细说明 | 证据水平 | 详细说明 | |
---|---|---|---|---|
Ⅰ类(强烈推荐)获益>>>风险 |
应当推荐 是有益(有效/有利)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对大多数患者实施或管理与B方案/治疗相比,应当选择A方案/治疗 |
A级 |
1个以上高质量RCT研究 基于高质量RCT研究的荟萃分析 被高质量注册研究证实的1个或多个RCT研究 |
|
Ⅱa类(中度推荐)获益>>风险 |
是合理的 可能是有益(有效/有利)的 与B方案/治疗相比,选择A方案/治疗是合理的,相对于B方案/治疗,可优先考虑A方案/治疗 |
B-R级 |
基于1个或多个中等质量RCT研究 基于中等质量RCT研究的荟萃分析 |
|
Ⅱb类(弱推荐)获益≥风险 | 可考虑/可能是合理的/有效性尚不明确 | B-NR级 |
基于1个或多个设计执行良好的非随机研究、观察性研究或注册研究 基于这些研究的荟萃分析 |
|
Ⅲ类:无获益(不推荐)获益=风险 |
基于A级或B级证据 不推荐/不应该进行/该治疗/方案无效/无益 不应该对患者实施或管理 甚至很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 |
C-LD级 |
设计或实施中有方法学缺陷的随机或非随机的观察性或登记研究 基于此类研究的荟萃分析 人类受试者的生理或机制研究 |
|
Ⅲ类:有害(强烈不推荐)风险≥获益 |
有潜在的风险 可能造成伤害 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 不应该对患者实施或管理 |
C-EO级 | 基于临床经验的专家意见形成的共识 |
注: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为B或C并不代表推荐程度弱,因为指南或共识中提到的很多重要的临床问题并不能通过临床试验证实;因此,即使缺乏RCT,有些检验和治疗的有效性仍然可能达到非常一致性的意见;干预的结果或预后应该是明确的(改善临床结果、或提高诊断准确性或增加预后信息);针对比较性推荐意见(仅适用于Ⅰ及Ⅱa类推荐,A或B级证据),证据应当来自直接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研究;AHA/ASA为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协会;RCT为随机对照试验;R为随机;NR为非随机;LD为有限的数据;EO为专家意见
脑出血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发现超过77%的患者存在白质纤维束损伤[
CST的轴突起源于运动和感觉皮质(M1和S1)第Ⅴ层下部的大锥体细胞,经放射冠通过基底节内囊后肢下行至中脑大脑脚中3/5、脑桥基底部,在延髓形成锥体,然后绝大部分纤维(70%~90%)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在脊髓外侧索下行,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少部分不交叉的纤维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脊髓前索直接下行,终止于同侧的脊髓前角[
我国和国外研究者根据DTI的检查结果,将CST损伤分为三型[
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代表沿特定区域的扩散各向异性,用于评估纤维束的轴突损伤程度[
有研究通过DTI来评估HICH 20~40 ml患者CST的损伤程度,发现60%的手术治疗患者存在CST损伤,92%保守治疗患者存在CST损伤[
血肿清除术是目前高容量脑出血治疗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解除占位效应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通过减轻血肿对周围神经组织的压迫,挽救功能;同时通过清除血肿减轻血液分解产物导致的继发损伤使患者受益[
2.血肿、CST定位技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选择下列技术进行术前/术中的血肿及CST定位。有条件的医院并结合患者病情,可在术前完善DTI检查以明确CST走行及其与血肿的关系。
3.路径设计:目前,根据血肿的位置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有经侧裂岛叶入路、经颞中回入路和经额叶皮质入路;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中有经额入路、经三角区入路和经脑叶入路;而血肿穿刺引流则具体根据血肿形态和CST的位置关系,个性化设计穿刺点和穿刺路径,但要避开功能区、纤维束及重要血管。
1.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是脑出血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常规骨瓣开颅术和小骨窗开颅术,二者均可快速清除血肿,直视下止血。若术中脑组织肿胀明显,颅内压下降不满意时,还可行去骨瓣减压术;但创面大,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
在开颅手术的牵开方式上,传统手持式脑压板由于难以保持长时间一致的张力及对各方向脑组织均匀的牵拉力度,往往会导致继发性的医源性损伤。国外系统综述报道,深部病变的开颅手术中,管状牵开器或球囊导管的使用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深部血肿清除术中的牵开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1)手术适应证:脑出血量大,中线移位重或已经脑疝的患者,推荐紧急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清除完毕后,如脑搏动差,脑组织高于骨窗,推荐去除骨瓣,如脑组织塌陷低于骨窗,脑搏动正常,可考虑保留骨瓣。对于出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脑出血,具体可参考《出凝血功能障碍相关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
(2)手术入路:手术入路的选择根据血肿位置及其与CST的关系,应该着力避免损伤CST、皮质功能区和血管。根据血肿累及的区域,以内囊膝部为界划线,分为前部型:血肿主体位于内囊膝部前方、尾状核头、内囊前肢,出血可破入侧脑室额角;中间型:主要累及豆状核前中部及内囊膝部;后部型:血肿主体位于内囊膝部后方;混合型:血肿量较大,表现为前部型与中间型或中间型与后部型的组合。前部型可选择经侧裂岛叶入路;后部型可采用经中央沟下点-脑岛入路,如脑压较高,侧裂分离困难时可于中央后回下部靠近侧裂的皮质无血管区做1.0~1.5 cm的造瘘;中间型,术者可根据两种入路的熟练程度选择;混合型,若血肿主体偏前,可经侧裂岛叶入路,若血肿主体偏后外侧,可选择经中央沟下点脑岛入路[
2.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主要优点为创伤小,直视下操作,不仅可以避免开颅手术造成大面积脑组织暴露和损伤,而且可以利用神经内镜良好的照明、扩大视野和抵近观察的优势,清晰分辨血肿与脑组织的边界,发现活动性出血点并止血。
(1)手术适应证:
(2)手术入路:根据血肿位置及其与CST的关系,有3种常用手术入路:① 经额入路:取仰卧位,头部抬高并居中,手术切口取患侧中线旁开3 cm,切口长约5 cm,常规开颅,骨瓣直径约3 cm,十字剪开硬膜,在皮质无血管区,电凝切开约1.5 cm,先采用脑穿针或引流管穿刺释放血肿液初步减压,再沿着穿刺方向置入内镜鞘管到血肿腔,沿血肿定位方向置鞘深度约5 cm,若穿刺没有找到血肿,可结合术前CT影像,左右微调导引鞘,直至找到血肿腔。此入路穿刺路径偏长,但避开了CST,清除血肿的过程中注意尽量靠近血肿外侧吸引,避免损伤内侧的内囊纤维束。② 经三角区入路:适用于脑出血位置位于基底节后部或丘脑的患者,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取耳后顶结节下方长约5 cm的直切口,常规开颅,骨瓣直径约3 cm,剪开硬膜,优势半球需避开角回及缘上回,在皮质无血管区,电凝切开约1.5 cm,先采用脑穿针或引流管穿刺释放血肿液初步减压,再沿着穿刺方向置入内镜鞘管到血肿腔,穿刺方向一般为对侧外眦,根据CT影像调整。此入路适用于血肿主体位于内囊后肢的患者,但可能损伤弓状束、视束,导致患者语言及视野功能障碍。③ 经脑叶入路:如果出血部位在脑叶,可在神经导航指引下设计手术入路,也依据术前CT结果精确规划手术切口和骨窗位置;骨窗中心位置应选择血肿的皮质破溃处或距离血肿最近的皮质位置;术中依据血肿的形态调整内镜工作通道的方向和深度。
3.血肿穿刺引流术:(1)手术适应证:病情危重,脑疝形成,需要尽快降低颅内压的患者,或身体情况较差,不能耐受开颅或内镜血肿清除手术、麻醉风险较高的患者,以及出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脑出血患者。(2)手术入路:按术前影像学数据预先设计的穿刺路径。借助CT或MRI导航精准定位血肿和CST的关系,确定穿刺点和穿刺方向,有条件的可选择3D打印穿刺定位导板、3D slicer软件、机器人辅助定位穿刺,避开功能区、纤维束及血管。
1.血肿清除技术:血肿清除技术旨在快速地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1)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显露血肿后,使用2~4 mm显微吸引器在显微镜下将血肿清除[
2.止血技术:降低术中活动性出血和术后再出血的风险才能实现有效的血肿清除。术前CTA斑点征是术中活动性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
根据文献报道,约有70%的脑出血患者可以在术中未发现明显或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进行血肿清除[
止血器械和止血材料的合理使用在术中出血的管理上至关重要。脑出血手术中最常用的止血器械是双极电凝,使用电凝止血时注意尽量减少其在脑组织停留时间,灼烧血管壁后见其萎缩变苍白色,而不是黑色炭化,不建议对所有小出血点进行大面积的电凝止血。止血材料方面主要分为五类:(1)纤丝止血纱:主要用于术中控制毛细血管、静脉及小动脉出血,或者弥漫性渗血;(2)明胶海绵:主要促进术中出血部位的凝血或作为凝血酶局部用药的载体;(3)流体明胶:由于其独特的流体性状与黏稠的基质,可深入狭小腔隙,稳定附着创面,适用于复杂解剖结构和不规则创面等固体止血材料难以到达的间隙;(4)纤维蛋白黏合剂(生物蛋白胶):可用于脑组织表面的渗血,尤其对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5)骨蜡:适用于各种骨创面渗血。术中合理使用止血器械和止血材料,能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二次手术风险[
无论是任何入路或者术式,在操作中都要尽量避免对脑组织造成新的机械或热损伤,时刻注意轻吸引、弱电凝,保持在血肿腔内操作,避免损伤血肿周围脑组织和血管,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脑组织、侧裂静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及未破裂出血的豆纹动脉[
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简单,对脑组织损伤小,但穿刺可能损伤血管而引起新的出血,术中难以止血[
1.颅内压监测:目前脑出血后有创颅内压监测的证据很少,多为借鉴颅脑外伤后的指南。(1)脑实质颅内压监测:多项回顾性研究的结果显示:颅内压监测患者6个月时预后良好率更高[
2.血压管理:HICH后多存在血压升高,与不良预后相关。INTERACT2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入院时收缩压在150~220 mmHg的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1 h内降低收缩压至140 mmHg)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可以减少死亡和严重残疾的比例[
3.围手术期集束化管理:近期发表的INTERACT3研究[
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功能预后。2014年我国一项多中心RCT研究显示:与标准内科治疗相比,脑出血后48 h内开始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近年来,新的脑出血手术方式正在开展临床研究。ENRICH研究显示内镜微创血肿清除可以改善脑叶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