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脊神经根是由胸段脊髓于每个胸椎节段发出的一对神经根。胸脊神经根(thoracic spinal nerve root)阻滞主要用于胸背部位的麻醉及疼痛治疗。胸脊神经根阻滞疗法是将特定药液注射到胸脊神经根鞘或周围,诊断或治疗胸背部慢性疼痛性疾病的方法。在诊断方面,诊断性胸脊神经根阻滞可用于胸背部疼痛性疾病的鉴别,为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典型的脊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分别是躯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后支,每支内均含传入、传出纤维。
胸神经共12对,均由前根和后根组成。胸神经根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后支、脊膜返支和灰白交通支[
注:图1A为胸脊神经立体胸壁分布解剖图;图1B为胸脊神经水平断面分布解剖图;图中1为脊神经前根,2为脊神经后根,3为脊神后根神经节,4为脊神经干,5为脊神经后内侧支,6为脊神经后支,7为脊神经后外侧支,8为脊神经前支(肋间神经),9为肋间神经侧副支,10为肋间神经外侧皮支,11为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后支,12为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前支,13为肋间神经前皮支,14为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外侧支,15为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16为脊膜支,17为交感干,18为内脏大小神经,19为交感神经节(图1B中是为了清晰展示交感神经节与灰白交通支的结构,实际位置在靠近肋骨小头处),20为灰交通支与白交通支,21为交通支,22为脊神经后内侧支的皮支,23为肋间内膜
肋间神经走行于肋间内、外肌之间,沿各肋沟前行,走行在肋间动静脉的下方,于胸腹壁侧面,发出外侧皮支,支配胸腹侧壁皮肤的感觉。第2~4肋间神经的前支,发出乳房内侧支分布于乳房;第4~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还发出乳房外侧支至乳房,支配乳房感觉。上6对肋间神经走行至胸骨侧缘浅出;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斜向前下走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穿过腹直肌鞘,于皮下浅出。这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分布于胸、腹前壁的皮肤,支配皮肤感觉。此外,肋间神经还发出细支,分布于胸、腹膜壁层。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的肌支,支配肋间内、外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等。
1.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
2.肋间神经痛;
3.急性胰腺炎疼痛[
4.肋骨骨折[
5.胸椎压缩性骨折[
6.良性或恶性胸神经痛;
7.还用于围术期镇痛:肱骨近端手术[
1.局麻药过敏;
2.穿刺部位感染;
3.脊柱后凸畸形;
4.胸椎后部手术后;
5.胸廓畸形;
6.神经根鞘膜囊肿患者[
7.高龄、严重心肺疾患者慎行;严重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者。
应用于胸脊神经根阻滞的药物有局部麻醉药(下简称局麻药)、联合药物及神经毁损药物。根据患者病情、病程和治疗的目的选用不同的药物及其药物组合,以安全为前提,选择不良反应尽可能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局麻药是一类能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使神经支配的部位出现暂时、可逆性感觉或/和运动功能丧失的药物。应用局麻药单次或者多次、连续神经阻滞可以降低神经的兴奋性,中断疼痛产生的恶性循环。
局麻药包括酯类局麻药和酰胺类局麻药,前者包括普鲁卡因(procaine)、氯普鲁卡因(chloroprocaine)、丁卡因(tetracaine)等,所含的对氨基化合物可形成半抗原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目前基本不用于胸神经根阻滞。酰胺类局麻药常用的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ropivacaine)和布比卡因(bupivacaine)等,是目前常用的胸神经根阻滞局麻药。利多卡因组织弥散性能和黏膜穿透力都很好,起效快,接近生理pH值,作用时间短,常用于诊断性阻滞和局麻药试验判断药物是否进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是一种强效和长时效局麻药,作用强度及药代动力学作用类似,但罗哌卡因心脏毒性小,且较低浓度较小剂量即可阻滞感觉神经,应用更多。
联合用药的作用包括延长阻滞时间,增强治疗疗效等[
联合用药最常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其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缓解消除疼痛,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目前,广泛应用于神经阻滞治疗中的糖皮质激素有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复方倍他米松(compound betamethas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等[
阿片类药物是一组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而发挥镇痛作用的化合物。阿片受体分布于大脑、脊髓和四肢组织中。Burlacu等[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产生镇痛效应,并使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对α2受体非依赖性抑制效应。该药复合局麻药使用可延长麻醉时间。但是也有文献报道在糖尿病给药组出现了阻滞时间的大幅度延长(超过60 h),对于已经发生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时,需要考虑到罗哌卡因联合该药可能带来的神经损伤风险。术前应仔细检查神经系统功能,慎重评估风险效益,尽量减少局麻药的剂量及浓度,避免局部使用收缩血管辅助药物,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常用的药物有乙醇、苯酚制剂、亚甲蓝等,随着射频等物理毁损神经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毁损药物在胸神经根阻滞镇痛的应用日趋减少。
射频包括连续射频(continuous radiofrequency)和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连续射频是利用磁场发出的高频率射频电流,将脊神经阻滞局部加热到70~75 ℃,产生热凝毁损作用,破坏传导痛、温觉的Aδ和C纤维[
胸脊神经根脉冲射频调节可治疗胸背部各种病变引起的胸背部疼痛,如带状疱疹。胸椎退变包括胸椎间盘突出、胸椎骨质增生、胸椎间关节错位、胸椎韧带增生肥厚等;胸椎感染性疾病包括胸椎结核、布氏杆菌病、胸背部手术损伤、胸背部肿瘤、脊髓空洞、脊髓炎症病变、硬膜外炎症病变及硬膜外血肿等。当引起胸背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为肺部、脊髓、硬膜外、椎体等部位恶性肿瘤疾病时,选择连续射频即射频热凝毁损多能取得确切的镇痛疗效。
臭氧(ozone)可激活免疫细胞,抑制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渗出;可诱导氧化酶的过度表达,激活抗氧化酶,清除过多的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在炎症疼痛性疾病中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臭氧在胸神经根注射时务必注意剂量和浓度,避免进入硬膜外腔。
疼痛的发生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臭氧注射到神经根周围后,可灭活所接触到的炎症因子,抑制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因子[
经椎间孔胸脊神经根臭氧注射可应用于带状疱疹、胸椎退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黄韧带增生肥厚等疾病引起的神经根痛,推荐注射臭氧浓度20~40 μg/ml[
胸脊神经根阻滞技术是将局麻药等注射至胸段的椎间孔外口,阻滞该区域内的脊神经根的方法。胸部共有12对脊神经,脊神经出椎间孔后走行于椎旁间隙,共分为前支、后支、交感神经干和交通支,分支呈节段性,支配胸腹部、背部感觉以及相应肌肉运动。第1~11对肋间神经和第12肋下神经组成脊神经前支,脊神经发出走行于躯干背面的分支为脊神经后支,交通支连接脊神经干和交感干,属于交感神经系统。
国内外学者[
我国学者朱建祥等[
上3对胸椎间孔在同名椎体棘突和上位棘突连线之间;因棘突叠瓦状,T4~T9胸椎间孔所在平面和上位椎体棘突中点所在平面距离较小,甚至重合;下3对胸椎间孔所在平面下移到上位胸椎棘突和同名棘突之间。胸脊神经根解剖示意图见
注:图2A为胸脊神经根解剖示意图;图2B为胸椎间孔区域解剖示意图;图2C为胸脊神经根穿刺路径示意图;图中1为脊髓,2为脊神经节,3为交感神经链,4为交通支,5为脊神经前支,6为壁层胸膜,7为脊神经后支,8为胸椎间孔间隙,9为胸椎横突,10为肋横突韧带,11为肋骨,12为胸椎棘突,13为穿刺针
中间部分胸椎间孔到正中线距离最小,向上或向下部分胸椎间孔到正中线渐远。胸椎间孔区域解剖示意图见
中间部分胸椎间孔离棘突尖最浅,向上或向下中间部分胸椎间孔距棘突尖渐深。通过以上可有助于穿刺点的定位以及估算穿刺的深度。胸脊神经根穿刺路径示意图见
不管是横突定位法还是上位棘突定位法,可根据公式及CT三维重建所得出的经验初步确立穿刺旁开棘突的距离及穿刺的深度,且盲探法可通过阻力消失的感觉来协助穿刺[
阻力消失法是无影像学引导胸脊神经根穿刺阻滞的经典方法[
注:图3A为体表定位棘突及标识中线旁线:标记棘突(圆圈所示)顶点,过该点作一脊柱的垂线,在脊柱正中线偏外侧2.5 cm处作一平行于脊柱正中线的标示线,两线相交的点为皮肤穿刺进针点;图3B为垂直于皮肤进针触及横突,标记进针深度;图3C为退针至皮下并向头侧稍倾斜15~30°角,越过横突(原标记的进针深度)后再进针1 cm,针尖到达椎旁间隙
近年来,超声、X线或C臂、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MRI等影像学设备及神经刺激仪等定位仪器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选择性胸脊神经根阻滞多在一种或多种设备或仪器引导下完成。与传统的体表定位下盲穿相比,它可以实现可视化、精准化、个体化阻滞,使得治疗效果更加确切,而且大大降低阻滞风险[
X线是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中最早使用的影像学引导技术,X线定位下针尖位置明确,相比于盲穿极大地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及安全性。C臂机,即C型臂X光机,是为方便临床不同工作环境而改进的X线扫描设备,由C型机架、X射线球管、图像采集机、图像处理工作站等组成,主要用于各种手术中的造影、摄片等工作。穿刺时以X线或C臂机进行引导,可以明确穿刺靶点及穿刺路径,实时或非实时下进行穿刺,并不断调整穿刺方向,最终使针尖到达穿刺靶点。胸脊神经根阻滞所采用的穿刺路径包括胸部硬膜外间隙、经椎间孔侧方、后方及经横突前后结节间穿刺等路径。但因其具有放射性、需要多次摄片等原因,近年来临床使用量有下降趋势。
CT引导是目前应用最成熟的影像诊断学精密检查技术之一,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CT相比于X线能够显示出主要的颈部血管及其他解剖结构,减少了并发症的可能,若同时进行CT扫描后三维重建,准确性及安全性可进一步提高[
注:图4A为定位标识线,图4B为穿刺路线设计,图4C为穿刺针到达椎间孔
注:图5A为定位照片,红线为定位标识线,图5B为穿刺路线设计,绿虚线为经靶点的中线旁平行线,两条灰白斜线分别为定位标志点与穿刺点连线、进针点与靶点的连线;图5C为穿刺针到达肋椎关节的肋骨头X线片,两条红色斜线是说明指引线,穿刺针(左右各一,见图5D);图5D、5E为CT三维重建图像
DSA引导技术是由电子计算机进行影像处理的先进的X线诊断技术,是继CT之后,在X线诊断技术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主要应用于全身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DSA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为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近几年来,它在介入诊疗、微创手术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将电极置入硬膜外腔的脊髓电刺激疗法,在DSA下操作更加便捷直观,将神经刺激器置入到预定区域,电极产生的微弱脉冲电流传至脊髓,阻断疼痛感觉向中枢传导,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DSA引导下脊髓神经刺激器植入术(胸脊髓神经刺激),见
注:DSA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6A为DSA手术室,图6B为穿刺入路X线照片,图6C为电极置入后X线照片
近年来,超声单独或联合引导实施的可视化神经阻滞、注射治疗和微创手术,已在疼痛诊疗中普及应用[
注:图7A为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点照片,图7B为超声引导下穿刺照片,图7C为穿刺成功并注射药物后超声图像
注:图8A为定位与穿刺图;图8B为穿刺到位注药前超声图,图中可见穿刺针尖的位置;图8C为注药后超声图,图中可见注射的药液扩散情况和穿刺针
神经刺激仪是利用电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流传送至穿刺针,当穿刺针接近混合神经时,就会引起混合神经去极化,而其中运动神经较易去极化出现所支配肌肉颤抽。这样就可以通过肌颤抽反应来定位,不必通过穿刺针接触神经产生异感来判断。通过与影像学引导技术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明确穿刺部位,增加阻滞的有效性。
MRI引导下(磁共振导航)的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是在磁共振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方案,已在临床中逐渐应用。由于磁共振具有温度敏感性、多面成像能力、图像质量优越、无电离辐射等优点,MRI引导在介入治疗中得到广泛认可。但因治疗费用高、穿刺材料昂贵等因素影响尚未大量使用[
对胸脊神经根阻滞疗效的判断,应根据阻滞的目的分别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并在阻滞前后不同的时间点进行动态评估。如果胸脊神经根阻滞用于辅助手术麻醉或术后镇痛,其效果的评估需要根据所用局麻药的种类、浓度以及阻滞频次选择评估时间点,通常应在阻滞后10 min至数小时或数日内进行多次评估,询问患者对阻滞区域的主观感觉(麻木、感觉迟钝),同时采用针刺法测定患者痛觉减弱或消失的节段以判定阻滞效果,也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等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如果用于胸背、腰腹部疼痛疾病的治疗,则还需要采用以下多种方法与标准进行胸脊神经根阻滞疗效的评估。
对胸脊神经根阻滞前后患者疼痛程度的评定,通常采用单维度疼痛强度评估量表[
1.根据患者对疼痛症状的感受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定疗效,分为4个等级:优效为无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良效为疼痛减轻,轻度影响日常生活;可效或差效为疼痛稍减轻,影响日常生活;无效为疼痛无变化甚至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根据疼痛评分较基线(阻滞前疼痛评分)下降的程度评定疗效,分为3个等级:有效为疼痛评分较基线降低>50%;可效为疼痛评分较基线降低30%~50%;无效为疼痛评分较基线降低<30%。
此外,Adhikary等[
疗效评估是贯穿临床诊疗过程的一项常规工作,疗效评估时间应当依据所治疗的疾病与病情程度、神经阻滞的目的、所用神经阻滞药物的特性、神经阻滞的疗程(次数)等综合考虑。多数文献报道,可于患者胸脊神经根阻滞治疗前及治疗后1、3、7 d以及1、3、6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
可通过胸脊神经根阻滞方法治疗胸脊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即通过阻断痛觉神经传导来达到减轻疼痛感。它具有减少炎症物质的生成、抑制受损感觉神经的异常放电以及阻止炎症因子向炎症区域迁移的作用。所使用的B族维生素有助于髓鞘脂蛋白的生成,从而增强受损神经根的营养状况。利多卡因有助于打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恶性循环,并中断痛觉神经的传导途径。因此,神经阻滞技术能够通过外周和中枢两种机制来共同抑制疼痛的发生。经过治疗消除缓解患者病变区域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疼痛部位,选择疼痛最严重的脊神经根节段及椎旁向上1个节段,即可将抗炎镇痛液注入2个选择的节段,每个神经节段注药5~10 ml(抗炎镇痛液配方推荐为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 + 3 mg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维生素B12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至20 ml),每7~10 d注射1次,3~5次一个疗程,如果联合用药中有糖皮质激素,则每年使用不超过5次[
表现为局部瘀斑、肿胀、疼痛,主要因为穿刺损伤血管,或者与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可视化引导精准操作、技术规范熟练来避免血管损伤。术后严密监测,有出血时应及时采取压迫、冷敷、创面止血处理,必要时予以输血治疗。
多因局麻药误入血管所致,严格掌握穿刺针尖部位及局麻药浓度、容量及注药速度,注药前、中、后应回抽。如果出现任何症状,应立刻停止给药,并进行吸氧和抗惊厥等相应的对症治疗。
神经根损伤,可能导致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神经丛损伤,可能导致相应区域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神经干损伤,可能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影响神经功能;神经节损伤,这可能会引发相关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障碍,同时也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的混乱。
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体温升高和疼痛,而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全身性的感染症状。多由于手术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术后护理不当、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规范使用抗生素,必要时采取清创引流等治疗。
进针过深可刺破胸膜顶或肺尖导致气胸,刺破血管可致血气胸。
因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脊膜外腔所致。如果出现全脊麻或高位硬膜外阻滞的症状,应立刻采取支持呼吸和循环的措施,并在面罩下进行加压供氧;对于呼吸突然停止的患者,应立刻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当出现低血压时,需要加速输液并使用血管收缩药物。
1.医师资质认定及审核,按手术分级规范操作,初学者或无资质者必须由有资质的上级医师带教。
2.穿刺治疗时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穿刺部位出现感染,并做好应急准备,有条件的应在影像引导下进行。
3.操作者应充分熟悉解剖结构,准确定位穿刺点,避免反复穿刺而损伤神经、血管及周围组织结构;避免穿刺过深或穿刺角度过大而刺破血管、硬脊膜、胸膜及肺组织导致血肿、气胸甚至严重并发症。
4.操作之前必须停止抗凝剂使用,防止穿刺部位血肿、出血。穿刺时定位要精确,反复确认,防止穿刺针误入硬膜,注射药物时注意回抽防止药物误入血管以及脑脊液中造成药物中毒以及全脊髓麻醉。
5.在注药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疼痛、注药阻力突变或患者异常症状体征,均应立即停止注药,同时回抽并重新调整穿刺针位置,观察生命体征。
6.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肌力减弱和感觉缺失,药物剂量浓度,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作出适当调节,避免对神经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手术区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7.指导患者正确地功能锻炼,促进修复。
8.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和诊疗准确率、有效率。
推荐使用酰胺类局麻药进行胸脊神经根阻滞(推荐等级:Ⅰ-A);可以根据手术或镇痛治疗具体时间选择盐酸罗哌卡因或盐酸利多卡因。为了延长镇痛效果,推荐使用胸椎旁局部置管泵注局麻药(推荐等级:Ⅱ-B)。
推荐使用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推荐等级:Ⅱ-A)。不推荐使用大颗粒糖皮质激素,例如曲安奈德,用于胸脊神经根阻滞。
在围手术期,可以使用阿片类药物联合局麻药进行镇痛治疗(推荐等级:Ⅱ-C)。
在围手术期,可以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麻药进行镇痛治疗(推荐等级:Ⅱ-C)。
关于臭氧和神经毁损用药在胸脊神经根阻滞中的应用,目前存在争议(推荐等级:I)。有研究认为,在脊神经根周围注射臭氧或神经毁损用药并不能使患者获益,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推荐使用脉冲射频或连续射频进行胸脊神经根阻滞(推荐等级:Ⅱ-A)。
理由:由于射频的作用范围局限,除了热效应外,还有局部的电场效应,可以有效阻滞脊神经根的痛觉传导;同时,可以避免药物因局部扩散所带来的不可控作用。
推荐等级:Ⅲ-C。
理由:即使最熟练的临床医生,在没有影像学引导的情况下,使用体表定位和阻力消失法等进行穿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推荐等级:Ⅲ-C。
理由:对于胸段脊神经根阻滞,由于有肋骨遮挡,胸椎间孔的暴露并不容易,而且C臂机和DSA均无法显示胸膜,综合考虑到其放射性,所以C臂机或DSA引导仅作为备选方案。
推荐等级:Ⅱ-B。
理由:CT可以清晰的显示胸椎间孔处的神经定位,显著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但是由于CT扫描缺乏连续性,并没有显著减少穿刺的相关风险,而且使患者长时间暴露在大剂量的射线下本身即存在一定的损伤。只有在需要进行非常精确的定位时,推荐使用CT引导。
推荐等级:Ⅰ-A。
理由:尤其推荐使用平面内超声引导的方式进行穿刺。由于超声可以辨认肌肉、韧带、血管、关节和骨性结构,甚至能够观察到细小的神经,同时可以实时观察到穿刺针的进针路径,有效避开重要的解剖结构,而且没有辐射,因此在近年的临床试验中有大量关于超声引导下胸脊神经根阻滞的研究。
推荐等级:Ⅳ-C。
理由:虽然有MRI引导神经阻滞的病例报道,但是由于费用过高难以广泛开展,而且同样无法实时显示穿刺针的位置。
推荐等级:Ⅱ-B。
理由:神经刺激仪结合影像学引导可以更好的明确神经阻滞的部位,但是有些时候为了寻找肌肉颤搐或患者的异感,可能需要反复穿刺,反而增加了损伤其他重要的脏器的潜在风险。
参照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工作组相关方法,评估研究证据的质量,结合研究设计和其他证据特征综合判定研究的证据级别。
证据水平
Ⅰ: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无统计学意义差异,但置信区间窄。
Ⅱ:质量较低的随机对照试验(例如随访率<80%,或盲法存在缺陷,或随机化不恰当),或多中心大样本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Ⅲ:病例对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
Ⅳ:病例系列报道(总数小于100例)或专家观点。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水平的推荐等级
A:强烈推荐;至少有两个Ⅰ级证据;
B:推荐;至少有1个Ⅰ级证据或2个Ⅱ级证据;
C:建议,或可以考虑;至少有1个Ⅱ级证据或2个Ⅲ级证据,辅以Ⅳ级证据;
I:没有足够的证据提出支持或反对的建议。
执笔者:郑拥军, Email: zhengyongjun1971@126.com;陈黔, Email: chen163q@tom.com;
Writers: Zheng Yongjun, Email: zhengyongjun1971@126.com; Chen Qian, Email: chen163q@tom.com
郑拥军,男,1971年4月出生,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工作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疼痛科;专业特长:肌肉筋膜炎、慢性疼痛诊疗;研究方向:肌肉萎缩纤维化机制的研究。
陈黔,男,1963年12月出生,本科/学士,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疼痛科;专业特长: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