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理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乳腺肿瘤学组
Chinese Society of Pathology Breast Pathology Group, Tumor Pathology Committee of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邵牧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中医院病理科,深圳 518033),Email:smm026@163.com 步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 610041),Email:hongbu@scu.edu.cn 杨文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Email:yangwt2000@163.com 刘月平(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河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石家庄 050011,Email:annama@163.com Shao Mumin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Shenzh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enzhen 518033, China), Email: smm026@163.com Bu Hong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Email: hongbu@scu.edu.cn Yang Wentao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Email: yangwt2000@163.com Liu Yueping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Fourth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Tumor Hospital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 Email: annama@163.com

执笔人:邵牧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中医院病理科,深圳 518033);丁华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北京 100700);程涓(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700);毕嘉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中医院病理科,深圳 518033)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病理组织学的描述性诊断名称,强调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炎及融合性病变为其主要形态特征,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或脓肿形成,其中巨噬细胞衍生的上皮样组织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是肉芽肿的特征细胞。GLM好发于育龄女性,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乳房区轻微的红肿热痛至脓肿形成,甚至皮肤破溃等,一般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随着对GLM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GLM并非如以往认为的是乳腺少见疾病,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 2。目前,病理医师对GLM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诊断标准等还存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差异,业内亦缺乏规范的病理诊断报告模式和诊治标准。本共识参考国内外文献报道及近期研究进展,按照行业学会关于病理学领域指南与共识制订的方法要求3,重点对与临床治疗有关的GLM的病因和病理诊断路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共识,以期促进GLM病理报告规范化和临床治疗策略精准化。

本共识适用范围为诊治GLM患者的病理医师、临床医师和相关研究人员;计划目标人群为拟诊GLM的患者;适用环境为诊治GLM患者的各级医疗机构病理科。共识制定流程: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成立共识制定专家工作组;2023年1月13日在深圳召开第一次专家委员会会议,提出制定共识设想;2024年3月8—11日在全国乳腺病理微信群发布关于GLM的问卷调查表,共收集到702名病理医师的反馈表,并统计问题和需求,同时,征求临床专家(乳腺外科专家)意见和建议;执笔人撰写GLM病理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初稿;2024年3月29日在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暨第十三届病理年会上,召开第二次专家委员会讨论会;针对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共进行三轮线下讨论和修改(2024年4—5月);邮件征求全国乳腺病理学组委员意见(2024年5月22—29日);执笔人修改、完善并完成GLM病理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撰写;外部评审。

一、GLM定义和名称

GLM于1972年由Kessler和Wolloch报道4,是一种纯形态学描述性诊断名称,被认为是原因不明的乳腺肉芽肿性病变,又称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习惯上,“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名称使用缺乏一致性,包括: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特发性肉芽肿性炎、特发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囊性中性粒细胞肉芽肿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炎等。其中,囊性中性粒细胞肉芽肿性乳腺炎(cystic neutrophil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CNGM)是近年来文献中新出现的术语,强调乳腺炎症病变中出现以圆形张力性囊状空泡(脂质吸收空泡)为中心的肉芽肿结构5。目前发现,不同病因所致的典型GLM中均可见到该形态特点,并非CNGM所特有。因此,CNGM现被认为也是GLM的一种6, 7。本共识中,专家组建议将“GLM”作为通用诊断术语。

二、GLM病因学

目前认为,棒状杆菌感染、泌乳素水平升高和自身免疫功能失调是GLM的主要致病因素8。通过病原体培养、特殊染色及结合宏基因组测序,在GLM患者中,有多种病原微生物被检出,其中近50% GLM患者的病变组织中检出克罗彭施泰特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kroppenstedtii)9, 10,证实棒状杆菌与GLM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部分GLM患者伴有血清泌乳素水平异常升高和/或伴有免疫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提示泌乳素水平升高或自身免疫功能的异常也可能是GLM发病的因素之一。另外,其他相关因素包括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口服避孕药、吸烟及创伤等。

三、GLM临床及影像学改变

GLM多见于有生育史的育龄期女性,少见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极少见于男性11。疾病早期,可出现乳房区疼痛,继而出现肿块,局部皮肤常无明显变化12, 13, 14。病变通常从乳房周围区向乳晕区蔓延,随着疾病进展,肿块可迅速增大,并伴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甚至形成皮下或深部脓肿。疾病后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破溃流脓,形成溃疡、瘘管或窦道。病程反复,常迁延不愈811。炎症可伴有同侧或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5,当乳房肿块与腋窝淋巴结肿大并存时,临床容易过诊断为乳腺癌。部分患者可合并皮肤红斑(常见于下肢)、关节炎等16,也可在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较长时间后出现乳房症状;某些患者有垂体疾病病史或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史17。实验室检查,常见中性粒细胞升高,性激素(如泌乳素、雌激素等)水平和自身免疫抗体可出现异常8

影像学检查,GLM通常无特异性表现18。乳房X线检查主要为局灶性不对称密度影;超声可探及不规则低回声肿块,伴管状延伸;磁共振成像(MRI)可见非肿块样强化19, 20

四、GLM病理形态学改变

GLM的病理标本包括病变切取/切除组织、粗针穿刺组织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冷冻标本较为少见。不同的标本类型,所展示的病变特异性程度不同,加上病理医师掌握的患者临床信息量不同以及诊断经验的差别,不同的病理医师对GLM的明确诊断率亦不尽相同。近年来,病理医师逐渐提高了对乳腺炎症性疾病的认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GLM(特别是粗针穿刺组织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患者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针对性治疗。

(一)基本组织学改变

GLM是一种以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炎,有其独特的形态改变812,HE切片常具有以下特点(图1):(1)肉芽肿沿小叶分布,可局限在小叶区域内、呈多结节状改变,也可通过“管状延伸”的隧道方式连通肉芽肿病灶结节,或破坏小叶结构形成大片融合性病灶;(2)肉芽肿多为典型的实性结节状结构;部分肉芽肿结构中央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张力性囊状空泡(脂质吸收空泡),空泡周围由中性粒细胞和/或上皮样组织细胞环绕,常混杂有朗汉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等;部分肉芽肿结构内无脂质吸收空泡,可见大小不等的微脓肿;(3)肉芽肿内无干酪样坏死(与结核等感染性肉芽肿鉴别),无Schaumann小体或星状小体(与结节病性肉芽肿鉴别);(4)肉芽肿内、外可见显著的淋巴细胞(多数为T淋巴细胞)、浆细胞(IgG4阳性的浆细胞可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通常混杂少量嗜酸性粒细胞;(5)邻近的小叶内可见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6)融合性病变内常有较大的脓肿形成,脓肿内通常可见大小不等脂质吸收空泡,经革兰染色,部分病例高倍镜下空泡内可见数量不等的淡染的棒状杆菌(多数呈革兰染色阳性,少数呈阴性);(7)间质小血管周围常有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周围炎),肌性血管的肉芽肿性炎罕见。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临床进展阶段,其病理形态学表现亦不相同21,上述形态学变化需要动态理解和判断。根据GLM特有的形态学改变,不难与IgG4相关性疾病、妊娠性乳腺炎、糖尿病性乳腺炎等鉴别。

10.3760/cma.j.cn112151-20240612-00382.F001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基本组织学改变;A示乳腺小叶中心性炎症 HE 低倍放大;B示小叶病变融合成结节状 HE 中倍放大;C示实性肉芽肿结节 HE 中倍放大;D示朗汉斯巨细胞位于肉芽肿内 HE 中倍放大;E示中性粒细胞位于肉芽肿内 HE 中倍放大;F示上皮样肉芽肿结构中央有脂质吸收空泡 HE 中倍放大;G示单纯由上皮样细胞构成的肉芽肿环状结构HE 中倍放大;H示上皮样组织细胞CD68染色阳性 MaxVision法 高倍放大;I示GLM中有些区域可见大量空泡结构,部分是脂肪空泡 HE 低倍放大;J示I图局部放大后可见具有中央脂质吸收空泡的典型肉芽肿结构 HE 高倍放大

GLM可与某些具有特殊改变的乳腺炎症病变伴发121622,如:乳腺导管扩张症、输乳管鳞状化生、隆乳相关乳腺炎、脂肪坏死等。少数情况下,GLM可伴肿瘤性导管/小叶增生或浸润癌。部分GL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与乳腺癌类似,所以在病理确诊GLM之前,需首先排除肿瘤。此外,部分乳腺癌有时也可伴明显慢性炎症甚至肉芽肿形成[如部分高级别原位癌(伴或不伴微浸润)、化生性癌、伴髓样特征的乳腺癌等],有时炎症成分比例甚至远超癌性成分。需要强调的是,一些组织细胞肿瘤也可形成肉芽肿样结构。因此,在样本量极少或冷冻标本快速病理诊断时,尤其应注意癌与GLM等炎症鉴别。

(二)粗针穿刺活检诊断

完整切除的肿物标本,GLM诊断相对较容易。实际工作中,乳腺粗针穿刺标本越来越多,由于粗针穿刺获取的组织较少,且活检部位局限,不一定能代表病变全貌。当穿刺病变典型时,可明确作出GLM的诊断;当病变不典型时,如果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持,亦可作出符合、考虑或倾向GLM的病理诊断(图2)。

10.3760/cma.j.cn112151-20240612-00382.F002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粗针穿刺标本;A示高泌乳素血症患者,活检标本显示以小叶为中心的GLM HE 低倍放大;B示穿刺组织中小叶内可见典型的上皮样肉芽肿结构,肉芽肿内可见脂质吸收空泡结构 HE 高倍放大 GLM的细胞学涂片;A示涂片中可见上皮样组织细胞为主的肉芽肿成分 HE 高倍放大;B示肉芽肿结节的背景为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可见脂质吸收空泡 HE 高倍放大 克罗彭施泰特棒状杆菌感染性GLM;A示上皮样肉芽肿脂质吸收空泡内隐约可见杆菌样成分 HE 中倍放大;B示空泡腔内近边缘处见革兰染色阳性杆菌 革兰染色 高倍放大

鉴于针对GLM不同临床发展阶段及不同病因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如:手术治疗、随诊观察、药物治疗等),病理医师对乳腺粗针穿刺活检标本作出准确诊断将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这也是病理医师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三)细胞学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因其简便、快捷以及几乎无创的优点,对GLM的病理评估有独特价值,尤其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带来的该类炎症特有的伤口难以愈合问题。但多数情况下,细胞学只能作出炎症或肉芽肿性炎的诊断,不能作出明确的GLM诊断。具有乳腺专科细胞学诊断经验的病理医师,在明确掌握患者临床资料的前提下可作出考虑GLM的诊断。GLM细胞学诊断线索包括(图3):(1)细胞量丰富,细胞类型多样,以上皮样组织细胞为主,可见朗汉斯巨细胞;(2)上皮样组织细胞聚集成巢团状,形成肉芽肿结节;(3)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质吸收空泡;(4)背景的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脓肿成分。

五、共识推荐GLM病理诊断模式

基于文献分析及研究认识,共识专家组认为,将GLM定义为特发性(原因不明)肉芽肿性乳腺炎有明显的局限性,不利于对这类乳腺炎症性疾病进行精准诊断、针对性治疗和预后判断,建议在形态学明确诊断或倾向性诊断的基础上,尽可能进行必要的病因检查(如检测病变组织内棒状杆菌、血清泌乳素水平及自身免疫抗体等),实现GLM的形态学与病因学相结合的病理诊断模式。

(一)感染相关GLM

1.病因:目前认为,亲脂性棒状杆菌(主要为克罗彭施泰特棒状杆菌)是导致GLM的主要病原学因素9, 10。这类棒状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皮肤表面等处,乳房的解剖结构允许细菌通过乳头进入导管系统,容易在富含脂质的乳腺组织内生长,诱发乳腺炎。具体致病机制还不清楚,但致病性实验研究表明,棒状杆菌确实会引起家畜乳腺炎23, 24, 25。此外,嗜油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极端嗜热菌、人类疱疹病毒4型等微生物在少部分具有GLM形态学特征的病例中也被宏基因组测序检测出来;真菌和分枝杆菌(包括结核)感染则极少发现。病灶内微生物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种混合10

2.共识推荐意见:对临床拟诊“乳腺炎”的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的同时,加做特殊染色;有条件者,行病原体培养或用新鲜无污染的病变样本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如宏基因组测序)。(1)特殊染色:一般常规进行革兰染色、网状纤维染色、抗酸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六胺银染色,初步排除结核、真菌感染性肉芽肿等。革兰染色是显示棒状杆菌最常用的方法,实际操作中,建议对同一蜡块做2张切片染色,用于比较判断是否存在染色过程导致的病原体污染。如果上述特殊染色结果均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微生物感染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标本取样、制片和检测过程中污染造成的病原学假阳性。(2)病原体培养:该方法可同时进行微生物鉴定及药敏试验,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原则上,有条件的单位,乳腺炎患者均应考虑进行病原体培养(目前,检验科或微生物实验室对GLM病原体培养的阳性率已大幅提高)。(3)二代测序: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标本中所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的DNA、RNA等遗传物质,以协助判断是何种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由于GLM相关的病原体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高通量测序显著优于单病原体基因检测。宏基因组(又称为微生物环境基因组或元基因组)测序即针对病原体的二代测序,其覆盖范围广、检测精度高,在发现罕见病原体感染、混合性病原体感染、病原体耐药基因突变等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石蜡样本制片过程导致核酸受损和外源性微生物污染明显,不适合做乳腺炎病原学检测26,二代测序检测必须使用新鲜无污染的病变样本。

3.病理组织形态:感染相关GLM肉芽肿,表现为广泛的融合性病变,常形成大的脓肿,脂质吸收空泡更多、更大,空泡内偶可见数量不等的革兰阳性棒状杆菌[菌体呈棒状,(1~8)×(0.3~0.8)μm,呈V字形或栅状分布],病理报告中可对棒状杆菌的多少进行半定量描述(少量、中等量、大量),但不一定与病变轻重程度相关(图4)。

4.病理诊断:形态学上具有诊断GLM的典型或较为典型的特征,病变组织经特殊染色(如革兰染色)、病原体培养或宏基因组测序等查见棒状杆菌,可诊断为(棒状杆菌)感染相关GLM。部分病例,HE切片高倍镜观察,脓肿的脂质吸收空泡内可见淡染的棒状杆菌,也可考虑棒状杆菌感染相关GLM的诊断。

(二)高泌乳素相关GLM

1.病因:统计分析发现,部分GLM与血清高泌乳素相关。高泌乳素血症的男性患者,其乳腺炎的组织学也表现为典型的GLM。这些临床病理证据表明,泌乳素异常升高是GLM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泌乳素的致炎作用机制不明,可能是通过与相应细胞(主要是免疫细胞)的泌乳素受体结合,进而激活与炎症相关的信号级联反应导致炎症27。引起血清泌乳素升高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分为生理性、药物性和病理性。妊娠、哺乳可引起生理性血清泌乳素升高。药物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2。可引起泌乳素升高的药物种类多种多样,如抗精神病药物、促进胃动力药物、降压药物及雌激素类药物等。引起泌乳素升高的常见病理因素如垂体泌乳素瘤[2022版WHO内分泌器官肿瘤分类名称为泌乳素细胞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其引起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较显著,这种功能性的泌乳素瘤通常体积较小(直径不超过1 cm,垂体微腺瘤)。因此,当临床发现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时,应常规影像学排查垂体病变。病理诊断GLM时,也应提示临床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并酌情排查垂体病变。垂体柄受压、颅底炎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导致高雌激素血症)等很多其他病理性因素可分别在不同环节影响到下丘脑-垂体轴的激素合成及释放,也可因此导致高泌乳素血症。

2.共识推荐意见:建议临床对拟诊“乳腺炎”患者常规进行血清泌乳素水平检测,对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的患者,应进一步追加影像学检查,以排查垂体病变。

3.病理组织形态:肉芽肿性炎症病变范围广,往往融合成片、弥漫分布,小血管扩张、血管内皮肿胀及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密集围绕现象较明显;病变周围乳腺导管上皮损伤脱落,腔内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甚至可形成腔内肉芽肿结构,提示高泌乳素对包括乳腺血管及导管在内的乳腺组织造成多种形式的炎症损伤(图5)。该型GLM脂质吸收空泡结构较明显,伴随不同程度的脂肪坏死,一般很少见到化脓性液化坏死灶。

10.3760/cma.j.cn112151-20240612-00382.F003 垂体泌乳素瘤伴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A示肉芽肿弥漫分布 HE 中倍放大;B示高泌乳素血症亦可对血管内皮和导管上皮造成损伤,甚至导致导管内肉芽肿形成 HE 中倍放大 自身免疫相关GLM,伴有下肢结节性红斑;A示典型的乳腺GLM HE 中倍放大;B示患者下肢结节性红斑的皮肤损害,伴有脂膜炎 HE 低倍放大;C示皮肤肉芽肿性炎 HE 高倍放大;D示皮肤病灶内的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围绕,血管壁可见炎性细胞浸润 HE 中倍放大 乳腺导管扩张症合并GLM;A示导管腔囊状扩张,囊腔内大量炎性细胞积聚 HE 中倍放大;B示囊状扩张的导管与小叶中心性肉芽肿性炎混合存在 HE 低倍放大;C示B图下方局部放大后可见典型GLM结构 HE 中倍放大

4.病理诊断:形态学上具有诊断GLM的典型或较为典型的特征,病变组织病原学检查阴性,且临床检出血清泌乳素升高[高泌乳素血症: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1.14 nmol/L(25 μg/L),不同实验室其标准值可能不一样],可诊断为高泌乳素相关GLM。动态监测血清泌乳素数值有协助精准诊断和评估治疗反应的作用,病理报告可备注血清泌乳素升高的峰值,同时应积极和临床沟通,进一步查明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

(三)自身免疫相关GLM

1.病因:发现于乳腺的炎症性疾病,有时是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发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观察发现,部分GLM患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存,其中包括结节病、干燥综合征、下肢结节性红斑(图6)、自身免疫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并且部分GLM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支持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是GLM的病因这一观点28。有研究证实,乳腺虽然不是一个免疫器官,但也具备相对独立的免疫微环境及自我保持稳态的能力29。虽然自身免疫因素作用于乳腺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明确,也没有特定的血清学标志物与GLM相关联,但不难理解在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状态下,乳腺的免疫微环境稳态或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促进炎症性病变发生。

2.共识推荐意见:对拟诊“乳腺炎”患者,尤其是反复复发、迁延不愈的患者,应常规进行血清自身免疫抗体检查。

3.病理组织形态:肉芽肿常局限于多个乳腺小叶内,大范围融合性病变较少见,脓肿罕见。此型GLM常见小血管炎改变,出现血管周及血管壁淋巴细胞浸润。血管炎的病理类型取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型。多部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下肢结节性红斑等)的乳腺内、外病变可具有相似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4.病理诊断:形态学上具有诊断GLM的典型或较为典型的特征,自身免疫相关指标(具体类型)异常或临床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疾病名称)证据,且病原学检查阴性及血清泌乳素正常,可诊断为自身免疫相关GLM。

(四)多种病因相关GLM

上述各种发病因素并不一定是相互独立的,有时可能是复合因素共同促进GLM进展,某些患者同时存在自身免疫功能障碍和血清泌乳素升高、且病原学检出特定病原微生物。

病理诊断:形态学上具有诊断GLM的典型或较为典型的特征,患者存在2种及多种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病变组织内检出棒状杆菌、血清泌乳素升高和自身免疫功能障碍等,可诊断为多种病因相关GLM。

(五)病因未明的GLM

共识推荐GLM形态学与病因学相结合的病理诊断模式,实现更精准的病理诊断,便于临床针对不同GLM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30,如使用亲脂性抗生素治疗棒状杆菌感染的GLM,使用溴隐亭拮抗升高的泌乳素,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缓解自身免疫疾病相关GLM的临床症状等。但是,目前仍有少部分GLM经多方面检测和临床分析,仍缺乏明确的相关病因,这种情况下可诊断为病因未明的GLM。另外,在不具备相关检测条件或难以获得准确临床相关信息时,可诊断为:组织学符合GLM,建议进一步结合病原学、血清学检查和临床信息综合判断。

(六)其他病变合并GLM

乳腺其他疾病(如乳腺导管扩张症、输乳管鳞状化生等)的患者标本中,有时亦可见到典型的GLM组织形态学改变(图7)。这种现象可能是不同疾病同时发生(碰撞),也可能一种病变的继发组织学改变,目前原因不明。

病理诊断:结合病原学、血清学检查及临床情况(包括影像学),根据病理优势(主要)病变诊断原则,优势(主要)病变在前,次要病变在后,依次诊断。以GLM与导管扩张症共存为例,前者为主要病变时,诊断为:GLM合并导管扩张症;当以后者为主要病变时,诊断为:导管扩张症合并GLM。

六、GLM的临床-病理诊断流程

GLM的诊断工作需将临床与病理充分结合,有条件者应建立专门的多学科综合诊疗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临床(内分泌、风湿免疫、乳腺外科等)医师、医学影像医师及病理医师等。本共识提出GLM的临床-病理诊断流程(图8),希望对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均有一定参考意义。

10.3760/cma.j.cn112151-20240612-00382.F004 共识推荐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病理诊断流程

对临床医师而言,若需病理协助确诊“乳腺炎”类型,除了为病理形态学诊断提供组织样本之外,还应留取病变组织、脓液或分泌物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并评估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及自身免疫功能状况。同时,应完善患者的妊娠哺乳史、慢病用药史、既往疾病及手术史等临床信息的收集。

对于病理医师而言,需首先通过形态学及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排除肿瘤性病变,然后判断GLM的形态学改变是单纯性还是合并其他乳腺炎症疾病。单纯性改变者则结合临床相关信息进行分类诊断;若存在多个致病因素,则考虑为多种病因相关GLM;若所有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则考虑为病因未明的GLM;若病变组织内既有GLM形态学特点,又有其他类型炎症病变存在,则归类为GLM合并其他病变。

对于受客观条件所限、无法按照本共识推荐的流程进行GLM病因分类诊断的病理医师,若镜下所见具备前述描述的GLM的基本组织形态学特点,可以作出符合或倾向性诊断,并作适当注释说明。可参考以下报告格式:

(左侧乳腺)粗针穿刺组织:病变表现为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炎,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无脓肿形成和/或脂质吸收空泡结构,组织病理学形态符合/提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详见注释)。

注释:GLM是一组病因复杂、组织病理学形态相似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病因包括细菌感染、高泌乳素血症(生理、病理及药物因素引起)及自身免疫失调等。明确具体病因对疾病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议临床完善妊娠哺乳史、慢病用药史、既往疾病及手术史等临床信息的收集,并进一步完善病原微生物、血清泌乳素水平(±垂体影像学检查)和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检测等,以便进行针对性的病因治疗。

免责声明 本共识仅代表本编写组观点,供各临床病理实验室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参照使用。随着科学知识的迅速发展,在本共识出版或更新之前可能出现新的证据。本编写组不对因使用本共识而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参与共识讨论的专家(按姓氏拼音字母顺序排序):白雪峰、鲍炜、毕嘉欣、步宏、曹友德、曾丽霞、曾瑄、柴晓菲、陈定宝、陈刚、陈林莺、陈前军、陈永林、程涓、邓云特、丁华野、方娜、费晓春、冯振博、高鹏、高雪、郜红艺、巩丽、关会娟、郭嫦媛、郭德玉、郭凌川、郭双平、韩静绮、韩影、何洁华、何向蕾、赫淑倩、胡骏、黄传生、贾影、贾永峰、蒋冰、孔令非、郎荣刚、郎志强、李金范、李晓梅、李新军、李志新、连婧、梁莉萍、梁锐、梁智勇、林颖、刘斌、刘芳芳、刘俊茹、刘梅、刘铭、刘霞、刘艳芳、刘毅强、刘宇琼、刘月平、刘志红、柳剑英、陆元志、路喜安、梅放、孟刚、牟坤、聂秀、潘国庆、戚基萍、瞿伟、阮秋蓉、邵牧民、沈丹华、师永红、石慧娟、水若鸿、孙鹏、孙兴旺、汤红平、唐峰、滕晓东、王超、王成勤、王聪、王鸿雁、王进京、王宽松、王丽霞、王明华、王强、王娅南、王妍、魏兵、翁海燕、翁阳、邬黎青、吴焕文、吴梅娟、夏庆欣、肖秀丽、徐承平、徐方平、徐嘉雯、徐静、徐澍、许欣、薛卫成、杨承纲、杨海峰、杨举伦、杨磊、杨文涛、杨雯娟、杨向红、杨莹、杨映红、姚敏、于宝华、于静、袁静萍、张安秦、张帆、张国锋、张宁妹、张清富、张庆慧、张晓云、张雨涛、张璋、张智弘、赵静、赵萌、郑闪、周珏、邹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Martinez-Ramos D, Simon-Monterde L, Suelves-Piqueres C, et al. 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3060 patients[J]. Breast J, 2019, 25(6):1245-1250. DOI: 10.1111/tbj.13446. Wang YT, Tang YQ, Xu JY, et al. The disease experience of women with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A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y[J]. J Inflamm Res, 2023, 16:4347-4361. DOI: 10.2147/JIR.S419347. 周奇, 陈耀龙, 梁智勇. 病理学领域指南与共识的制订方法与思考[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4, 53(6):521-527.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31203-00388. Kessler E, Wolloch Y. Granulomatous mastitis: a lesion clinically simulating carcinoma[J]. Am J Clin Pathol, 1972, 58(6):642-646. DOI: 10.1093/ajcp/58.6.642. Wu JM, Turashvili G. Cystic neutrophil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an update[J]. J Clin Pathol, 2020, 73(8):445-453. DOI: 10.1136/jclinpath-2019-206180. Gautham I, Radford DM, Kovacs CS, et al. Cystic neutrophil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The Cleveland Clinic experience with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Breast J, 2019, 25(1):80-85. DOI: 10.1111/tbj.13160. Sangoi AR. "Thick section" gram stain yields improved detection of organisms in tissue sections of cystic neutrophil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J]. Am J Clin Pathol, 2020, 153(5):593-597. DOI: 10.1093/ajcp/aqz200. 邵牧民, 毕嘉欣.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理诊断路径[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3, 39(9):1042-1048. DOI: 10.13315/j.cnki.cjcep.2023.09.005. Wu JM, Turashvili G. Cystic neutrophil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an update[J]. J Clin Pathol, 2020, 73(8):445-453. DOI: 10.1136/jclinpath-2019-206180. Bi J, Li Z, Lin X, et al. Etiology of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based on 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J]. Int J Infect Dis, 2021, 113:243-250. DOI: 10.1016/j.ijid.2021.10.019. Azizi A, Prasath V, Canner J, et al. 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management and predictors of recurrence in 474 patients[J]. Breast J, 2020, 26(7):1358-1362. DOI: 10.1111/tbj.13822. 程涓, 杜玉堂, 丁华野.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6, 45(8):507-512.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6.08.002. 陈玲, 张晓云, 王延文,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30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9, 48(3):231-236.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9.03.013. 刘彤华. 诊断病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Li J.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75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lobular granulomatous mastitis[J]. J Invest Surg, 2019, 32(5):414-420. DOI: 10.1080/08941939.2018.1424270. 程涓, 丁华野, 杜玉堂,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伴发乳腺导管扩张症及结节性红斑4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4, 21(8):488-490, 494. DOI: 10.3969/j.issn.1007-8096.2014.08.008. 程涓, 丁华野, 杜琳,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性探讨[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4, 21(7):448-450. DOI: 10.3969/j.issn.1007-8096.2014.07.014. Pluguez-Turull CW, Nanyes JE, Quintero CJ, et al. 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manifestations at multimodality imaging and pitfalls[J]. Radiographics, 2018, 38(2):330-356. DOI: 10.1148/rg.2018170095. Grover H, Grover SB, Goyal P, et al. Clinical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the diagnostic challenges and a brief review[J]. Clin Imaging, 2021, 69:126-132. DOI: 10.1016/j.clinimag.2020.06.022. Aslan H, Pourbagher A, Colakoglu T. 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with diffusion MRI[J]. Acta Radiol, 2016, 57(7):796-801. DOI: 10.1177/0284185115609804. 鞠仙莉, 阎红琳, 袁静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22, 31(4):407-411. DOI: 10.16705/j.cnki.1004-1850.2022.04.013. 程涓, 丁华野, 杜玉堂.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伴发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病理学观察[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3, 42(10):665-668.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3.10.005. Watts JL, Lowery DE, Teel JF,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corynebacterium bovis and other coryneforms isolated from bovine mammary glands[J]. J Dairy Sci, 2000, 83(10):2373-2379. DOI: 10.3168/jds.S0022-0302(00)75126-5. Hahne J, Kloster T, Rathmann S,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rynebacterium spp. from bulk tank raw cow′s milk of different dairy farms in Germany[J]. PLoS One, 2018, 13(4):e0194365. DOI: 10.1371/journal.pone.0194365. Nabih AM, Hussein HA, El-Wakeel SA, et al. 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 mastitis in Egyptian dairy goats[J]. Vet World, 2018, 11(11):1574-1580. DOI: 10.14202/vetworld.2018.1574-1580. Wang J, Xu H, Li Z, et al. Pathogens in patients with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J]. Int J Infect Dis, 2019, 81:123-127. DOI: 10.1016/j.ijid.2019.01.034. Borba VV, Zandman-Goddard G, Shoenfeld Y. Prolactin and autoimmunity: the hormone as an inflammatory cytokine[J]. 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 33(6):101324. DOI: 10.1016/j.beem.2019.101324. Parperis K, Achilleos S, Costi E, et al.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granulomatous mastitis[J]. Rheumatol Int, 2023, 43(3):399-407. DOI: 10.1007/s00296-022-05251-9. Goulabchand R, Hafidi A, Van de Perre P, et al. Mastitis in autoimmune disease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diagnostic pathway, and pathophysiological key players[J]. J Clin Med, 2020, 9(4)DOI: 10.3390/jcm9040958. Yuan QQ, Xiao SY, Farouk O, et al. Management of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an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onsensus (2021 edition)[J]. Mil Med Res, 2022, 9(1): 20. DOI: 10.1186/s40779-022-00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