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新生儿死亡所占的比例仍较高。我国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早产、产时窒息及并发症、先天畸形、感染等[1]。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出,新生儿早期的保健措施,如生后即刻母婴皮肤接触、延迟脐带结扎、新生儿复苏、袋鼠式护理等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新生儿的健康水平。WHO预测,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和生后立即采取这些基本的、低成本的新生儿保健措施,可以降低约22%的新生儿死亡率,降低新生儿低体温、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等的发生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降低新生儿住院率[2]。
2013年WHO制定和发布了"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指南,内容涵盖了新生儿从出生时刻开始的基本临床保健技术[3]。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在新生儿早期保健工作中的技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健康服务司(简称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合作,于2016年引入EENC指南开展试点工作,并结合我国新生儿医疗保健现状,组织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共同讨论制定本建议。本建议重点关注分娩时和生后24 h内的新生儿保健,使用对象是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助产士、护士等参与新生儿早期医疗保健的医务人员。
保持产房温度在26~28 ℃,确保分娩区无空气对流。助产人员接产时,能方便地看到钟表(接产时,对面墙上悬挂带有秒针的钟表或电子表),以便于记录时间。接产前,助产人员认真洗手,依次准备产包及助产相应的器械和物品,准备产后使用的缩宫素,并抽取备用。
以右势手为例,新生儿复苏区应位于助产人员左侧。复苏区可以是辐射保暖台(设置温度34 ℃)或提前预热的处置台。复苏区应放置干净的毛巾。检查复苏气囊、面罩和吸引装置等复苏设备是否功能良好。
复苏区与产床距离不应超过2 m。复苏区和复苏气囊等设备应与产床按1︰1配备,多胎分娩按多胎数目配备复苏区和复苏人员。
准备物品的同时应对母胎进行密切监测,并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处理。与产妇多沟通,鼓励产妇选择自己喜欢和舒适的体位,鼓励家属陪伴分娩,向产妇介绍产后即刻需要进行的保健处理措施(包括对产妇和新生儿)。
助产人员认真洗手,穿隔离衣,将产单铺于产妇臀下。在产妇腹部放置一条无菌干毛巾,为擦干新生儿做准备。在便于助产人员拿取的位置(如产妇肩上)放另外一条无菌干毛巾和1个软的新生儿小帽子,给新生儿保暖做准备。
为节省处理脐带前更换无菌手套的时间,建议助产人员在准备产台时戴2副无菌手套,并按照方便取用的顺序摆放接产器械,一般由近到远顺序摆放,以右势手为例,助产人员面对产床,接产器械台置于助产人员的右侧,由近到远依次摆放止血钳2把、脐带夹1个或脐带结扎绳1根、脐带剪(刀)1把。
分娩前准备项目、要求、措施及内容见表1。
项目 | 要求 | 措施及内容 |
---|---|---|
环境温度 | 产房温度在26~28 ℃ | 关闭门窗,避免空气对流 |
手部卫生 | 物品准备前 | 标准化七步洗手法 |
准备物品 | 助产相关设备 | 监护仪、助步车、分娩椅、分娩球、靠垫等 |
新生儿复苏设备 | 检查复苏气囊、面罩和吸引装置是否处于功能状态 | |
产包(可以因用途区分单个包装,如分娩接生包、缝合包) | (1)无菌干毛巾2条、新生儿小帽子1个、无菌手套2副,隔离衣1件、止血钳2把、断脐剪 1把、脐带结扎绳1根或脐带夹1个 | |
(2)集血器1个、敷料、缝针、持针钳、剪刀 | ||
准备药物 | 预防产后出血 | 缩宫素 |
新生儿复苏 | 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
新生儿娩出后,助产人员报告新生儿出生时间(时、分、秒)和性别。立即将新生儿置于母亲腹部已经铺好的干毛巾上,在5 s内开始彻底擦干新生儿,在20~30 s内完成擦干动作。擦干顺序为眼睛、面部、头、躯干、四肢及背部。擦干的过程中快速评估新生儿的呼吸状况。
彻底擦干、刺激后,若新生儿有呼吸或哭声,撤除湿毛巾,将新生儿置于俯卧位(腹部向下,头偏向一侧)与母亲开始皮肤接触。取另一清洁已预热的干毛巾遮盖新生儿身体,给新生儿戴上小帽子。
彻底擦干、刺激后,若新生儿出现喘息或不能呼吸,应立即寻求其他人员帮助。脱掉第一副手套,用无菌止血钳夹住并剪断脐带,迅速移至预热的复苏区开始复苏,务必在1 min内建立有效通气。新生儿复苏实施见《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16年北京修订)》[4]。
生后1 min内不建议常规进行口鼻吸引,除非有胎粪污染且新生儿无活力时才进行气管内插管吸引胎粪[4]。
助产人员检查母亲腹部排除多胎妊娠后,由助手在1 min内给母亲注射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首选肌内注射,因为肌内注射能更迅速达到药效峰值[5]。
(1)皮肤接触:若新生儿状况良好,不要将新生儿与母亲分开,保持新生儿与母亲皮肤接触,除非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严重胸廓凹陷、喘息或呼吸暂停、严重畸形、母亲出现医疗状况需紧急处理[6]。建议多胎及剖宫产手术时也进行生后立即母婴皮肤接触,但这时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师与助产人员更多的配合及手术设施的调整,并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进行。(2)脐带处理:可在母婴皮肤接触同时处理脐带。助产人员在接触或处理脐带之前脱掉被污染的第一副手套,务必确保接触或处理脐带的手套和器械是无菌的。如果有其他助手在场,助手需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处理脐带。
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约生后1~3 min),用2把无菌止血钳分别在距脐带根部2 cm和5 cm处夹住脐带,并用无菌剪刀在距脐带根部2 cm处一次断脐[3,7]。
WHO的指南建议,在医院内分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条件下,不必在脐带断端及周围使用任何消毒剂(除非有感染迹象),不包扎脐带,保持脐带断端暴露、清洁和干燥,这样更有利于脐带脱落[8,9]。
让新生儿与母亲保持不间断的持续皮肤接触至少90 min。在此期间严密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及觅乳征象,当出现流口水、张大嘴、舔舌/嘴唇、寻找/爬行动作、咬手指动作时,指导母亲开始母乳喂养,促进早吸吮和早开奶。
母乳喂养是母亲和新生儿都要学习的内容,新生儿将经过多次尝试才能成功母乳喂养。大部分新生儿出生20 min后会出现觅乳征象,少数新生儿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不应强迫新生儿和母亲进行母乳喂养[10]。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进行指导,确保母亲正确的哺乳体位和新生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任何常规保健操作,如测量体重和身长、常规查体、注射疫苗等,应推迟到生后90 min进行,避免干扰母婴皮肤接触和第一次母乳喂养。
母亲和新生儿身边要有医务人员或家属照顾,每隔15 min监测1次新生儿的呼吸和体温。若新生儿出现疾病症状,则应对新生儿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3]。
在新生儿完成第一次母乳喂养之后进行以下保健内容。可在母亲旁边完成,不考虑先后顺序。操作者应洗手,并向母亲解释准备操作的内容和结果。
确定新生儿健康状况是否良好或者存在任何问题。检查内容包括呼吸情况(包括有无呻吟、胸廓凹陷、呼吸急促或缓慢等呼吸困难)、活动和肌张力、皮肤颜色、脐带外观、有无产伤和畸形等。检查结束后,给新生儿手腕或脚踝带上有身份标识的腕带。
此时应鼓励母亲与新生儿持续进行皮肤接触。如果母亲由于并发症等不能和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应教会另外一名家庭成员(如父亲)正确操作方法。
与母亲核实新生儿性别后,测量新生儿身长、体重。称重结束后清洁体重秤,告知母亲和家长体重结果。
低体温可以导致死亡,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中较常见,出生体重<2 500 g的新生儿需要加强保暖或袋鼠式护理等特殊护理,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出生体重≤1 500 g的新生儿应尽可能转诊至儿科接受进一步救护[11]。EENC指南指出,新生儿的正常腋下体温是36.5~37.5 ℃[3]。体温在35.5~36.4 ℃则低于正常,需要改善保暖(如袋鼠式护理)[11]。体温低于35.5 ℃是危险体征(低体温)。体温超过37.5 ℃也是危险体征,除非由于过度保暖所致(例如置于直接光照下)。通过触摸面部、腹部或足部皮肤可以估计体温,但测量体温更为准确。测量腋温比肛温更安全。应每隔6 h给新生儿测量1次体温。使用水银体温计,应将体温计的尖端夹在新生儿的腋窝下,握紧新生儿的上臂以夹紧体温计,持续5 min后查看结果。测量新生儿体温时,体温计必须能够测量35.5 ℃以下的体温。每次测量完毕用酒精消毒体温计。
常规进行新生儿眼部护理可以预防严重的眼部感染,尤其是在生殖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地区。EENC指南建议应用预防眼部感染的药物,推荐使用红霉素眼膏,也可使用各地医疗卫生机构批准和推荐的药物。使用红霉素眼膏时,将长约0.5 cm眼膏从下眼睑鼻侧一端开始涂抹,扩展至眼睑的另一端。另一只眼睛同样用药。眼部护理1次用药即可[3]。如果眼睑发红、肿胀或分泌物过多,需专科诊疗。
若脐带断端无感染迹象,无需给脐带断端外敷任何药物,包括草药或其他消毒剂。不要在脐带断端上缠绷带、盖纸尿裤或包裹其他东西。脐带断端应暴露在空气中并保持清洁和干燥,以促进脐带残端脱落。
如果脐带断端被粪便或尿液污染,可用清洁的水清洗后擦干保持干燥。如果脐带断端出血,需重新结扎脐带。如果脐带断端红肿或流脓,每日用75%的酒精护理感染部位3次,用干净的棉签擦干。如果流脓和红肿2 d内无好转,应转诊治疗。
提倡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纯母乳喂养是指除了喂母乳之外不添加其他任何食物和水。鼓励母亲按需喂养。新生儿出院前需评估母乳喂养情况。告知母亲如有喂养困难,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如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暂时不要出院。
对出生时生命体征平稳、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 000 g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应鼓励生后立即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和母乳喂养;如无并发症应鼓励母婴同室,并进行额外护理。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 000 g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一旦生命体征平稳,应鼓励袋鼠式护理及母乳喂养[11]。
母婴同室应保证室温在22~24 ℃,鼓励母亲多与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新生儿的衣服或包被要柔软、干净,生后最初几天要戴柔软的帽子,尤其是低体重儿或早产儿。不要擦掉胎脂,不要生后立即给新生儿洗澡,应在出生24 h后洗澡或用湿布给新生儿擦洗[12]。给新生儿沐浴时,应保证室温在26~28 ℃,避免空气对流。
护理新生儿的医护人员或家庭成员要注意手卫生,规范洗手。住院期间不必每日洗澡,可每日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洗新生儿的面部、颈部和腋下。若臀部被粪便污染,可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彻底擦干。
住院期间新生儿应接受全面体检,检查有无黄疸、感染体征等,并注意识别任何危险症状。主要的危险症状包括吃奶差、惊厥、呼吸增快(呼吸频率≥60次/min)、三凹征、四肢活动减少、体温>37.5 ℃或<35.5 ℃。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个症状,考虑可能存在严重疾病,应按临床常规及时处理。
本建议主要执笔专家(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王丹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王立新(北京五洲妇儿医院护理部)、王俊怡(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朴梅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邱银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新生儿科)、曹引丽(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
参加本建议讨论的专家(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王山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王丹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王立新(北京五洲妇儿医院护理部)、王俊怡(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王惠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李艳(北京和睦家医院新生儿科)、朴梅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陈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邱银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新生儿科)、杨慧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范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赵扬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赵更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儿保健中心)、姜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护理部)、徐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徐鑫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护理部)、曹引丽(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