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13年,哈尔滨董事会接收"中东铁路俄国妓女疗养院"后,成立了"哈尔滨市董事会医院",并出资扩建。1926年3月,哈尔滨自治临时委员会将"市董事会第一医院"改名为"公立医院"。1926年11月,哈尔滨特别市市政局将"公立医院"改称为"哈尔滨特别市第一医院",进一步投资建设。1931年,日本侵略东北后,控制了"市立医院",也进行了一些建设。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中国共产党接管了哈尔滨特别市立医院。此后,医院持续发展至今。1946—1949年,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出动人力、物力、财力支援解放军,成立战勤医疗队,收治伤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就参与救治霍乱、鼠疫、猩红热、斑疹伤寒等多种传染病,并赴四川汶川、新疆阿勒泰地区进行医疗援助。从1928年开始,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就接替滨江医院成为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的教学医院,后又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为医学生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作者:纪焱等
时间:2017
简介:19世纪末,中国大陆东北部的哈尔滨依然是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区域。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其"欧亚大陆桥"和东北铁路网的交通枢纽位置加快了哈尔滨的发展,国外人员和资本涌入,至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已拥有19个国家的领事馆,20多个国家的侨民近10万人。在这个具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国际性城市,西医快速传入和传播,为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突出作用,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作者:纪焱等
时间:2016
简介:1900—1932年,哈尔滨成立了中东铁路中央医院、哈尔滨市董事会第一医院、哈尔滨特别市第二医院、滨江医院、犹太医院、孔氏医院、明明眼科医院以及其他多家西医医院。这些西医院的出资方及人才来源各有不同,其服务对象也不同,既有综合型医院,也有专科医院,而且临床、教学、科研一体化,促进了20世纪初期西医学在哈尔滨的传播。
作者:纪焱等
时间:2016